慈光學校22年培育逾600位特需學生 讓他們融入社會自力更生

慈光學校。(圖:黃振靈)

慈光學校培訓特需學生 融入社會自力更生
本地特殊教育學校慈光學校自2001年成立以來,已培訓超過600名畢業生。學校開設了多樣化的課程,讓年齡介於7到18歲的輕度智障或自閉症學生學習多樣技能。
慈光學校是本地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專門給自閉和有智障的特需學生提供培訓和學習。自2001年成立以來,先後培訓了超過600名畢業生,讓他們融入社會自力更生。
為了培訓這些特需學生,學校開設了多樣化課程,讓年齡介於7到18歲的輕度智障或自閉症學生上課,學習多樣技能。
慈光學校目前隸屬於慈光福利協會,該協會是由昭坤法照法師在1992年發起創辦的,是一家慈善福利機構。
讓學生將所學過渡到職場
慈光福利協會副總裁黃淑萍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說,慈光學校是按照工藝教育學院技能證書(ITE NITEC)課程,提供酒店客房服務、食物製備及烘焙課程,並聘用具備證書資格的導師和評估員給學生提供培訓,讓學生們在畢業後能將所學技能過渡到職場。


特需人士親手製作的蠟染畫作和陶器。(圖:黃振靈)
學校也開設了表演與視覺藝術課程,讓學生們參加華樂團、蠟染繪畫以及製作陶藝等。此外,學校也提供課程輔助活動,讓學生們在校內打羽毛球、參加龍獅團等。
有些學生在畢業後無法馬上融入社會工作,被聘成為慈光聚緣軒(Metta Cafe)的學徒,以廚房助手的身份幫忙切菜、包裝、烘焙等。公眾將有機會在慈光聚緣軒的零售區購買到學徒們親手製作的餅乾及蠟染畫作等。
這些畢業的學徒會按顧客要求,親手製作蠟染畫作和陶器等,也會將橙皮廢物利用,製作全天然多用途的橙色酶清潔劑。公眾可報名參加製作清潔劑、月餅,及盆栽種植的工作坊。
黃淑萍副總裁談到了提供給這些有輕度智障和自閉症青年學習並就業的意義。她說,學校致力於幫助那些18歲以後離開特殊教育學校的青少年,賦予他們一技之長,使他們能夠掌握技能,自力更生。

中華醫院慈善大使林順福(左2)將8888元的支票交予慈光福利協會副總裁黃淑萍(右2)。(圖:黃振靈)
善心人士當場捐8888元
今天,一名熱心行善的善心人士林順福,也跟著媒體參觀學校,並當場作出捐獻,資助8888元給學校,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人能夠為特殊教育事業盡一份力。
他受訪說:「我希望社會人士可以進一步了解慈光學校,了解該校在幫特需兒童、低智商兒童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最重要是讓這些兒童將來有機會踏入社會,融入社會自力更生。」
黃淑萍說,慈光福利協會將在白沙設立另一所名為「慈明學校」的特殊教育學校,預計2027年竣工。建設工程預計耗資超過4000萬元,公眾可通過網站進行捐款,網址是 https://shop.metta.org.sg/pages/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