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去年生育率最高年齡層 為30至39歲婦女

因教育水平提高加上國人為了打拚事業和追求生活品質,更多國人推遲生育計劃。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過去30多年,我國生育率最高的年齡層是25到34歲的婦女。去年則上升到30到39歲。
我國去年的整體生育率寫下歷來新低,只有1.04。
來看各年齡層的生育率在不同世代出現什麼變化。
首先是嬰兒潮世代的媽媽,在1990年代,25到29歲的已婚女性每年平均生育的孩子數量最高。接著是30至34歲的婦女。
到了2000年代,也就是X世代女性當媽媽的時期。30到34歲的已婚女性,取代25到29歲的女性成為生育率最高的群體。
原本排第四的35到39歲女性則超越20到24歲的女性,成為生育率第三高群體。生育年齡明顯推遲了。
到了千禧年代和Z世代的媽媽,生育率最高的年齡層進一步推高,介於30到39歲。女性教育水平提高是推遲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大社會學系教務長講席教授兼新加坡人口協會會長楊李唯君教授說:「通常畢業了以後再做幾年事情就差不多30幾歲了,所以在新加坡平均第一胎的年齡大概差不多31、32歲。年輕的夫妻可能結婚了以後還想要有幾年的過二人世界的生活,所以再過幾年推下去的話,就要到35、34歲生第一胎了。」
除了遲生,本地女性也少生。30到39歲女性平均的孩子數量有減少趨勢,沒有生孩子的已婚女性也不斷增加。不過專家認為不生孩子的趨勢,不會成為主流。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教授鄭寶蓮教授表示:「我認為我國在制定親家庭政策方面是非常謹慎的,而且推出很多親家庭的配套,確保想要生育孩子的家庭能獲得足夠的援助。」
專家表示本地有越來越多職業女性,要鼓勵他們多生育就必須解決一些社會上的根本問題,例如家中和職場上性別角色的調整,讓她們當媽媽的同時,也能很好的兼顧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