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印度政府周四(7月20日)周四頒布了控制國內高糧價的最新舉措。印度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大米出口國,這一禁令具有一定「殺傷力」。
印度消費者事務部一份聲明指出,將禁止除印度香米外的白米(Non Basmati White Rice)的出口,這一禁令將有助於確保印度國內市場大米的充足供應,進而緩解國內市場價格的上漲。
根據消費者事務部的數據,除印度香米外的白米占印度大米出口的25%左右。
分析人士紛紛指出,本周的禁令可能會使已經上漲的大米價格進一步飆升,加劇印度去年9月份禁止運輸碎米帶來的影響。
印度這一禁令宣布後,芝商所的粗米期貨價格上漲1%,至每英擔15.8美元。
貿易信用保險公司科法斯集團(Coface Services)的東協經濟學家芭雷(Eve Barre)表示,「 全球大米(供應)將大幅收緊……因為該國是世界第二大糧食生產國。」
供應緊張勢必會造成米價進一步上升。目前國際大米價格已經徘徊在10年來的高點,部分原因是自去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全球對大米的需求日益強勁,其供應也日趨緊張。
俄烏衝突導致大多數主要穀物的價格飆升,大米成為了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芭雷補充道,「除了全球大米供應減少這一因素外,全球大米市場的恐慌反應和投機行為將加劇價格上漲。」
荷蘭合作銀行高級分析師泰卡拉(Oscar Tjakra)預測,大米期貨價格甚至可能超過第二季度的高位,當時粗米觸及每英擔18美元的水平。
新加坡星展銀行(DBS Bank)的高級經濟學家指出,「大米通脹已經從去年平均6%的水平加速到2023年6月的近12%。」Rao還稱,受到影響的進口商可能會轉向泰國和越南等地區的替代供應商。
在此項禁令宣布前,美國農業數據分析公司Gro Intelligence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預測,禁令還可能加劇嚴重依賴大米的國家的糧食安全不確定性。
印度大米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孟加拉、中國、和尼泊爾。其他非洲國家也進口大量印度大米。
芭雷也指出,孟加拉和尼泊爾將受到禁令的打擊最大,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印度大米出口的主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