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政治風波不影響權力交接,接班計劃將重新提上日程
+關注
【文/觀察者網 李澤西】
20日晚,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了2023年國慶群眾大會全國電視演說。他宣布,自己移交權力的計劃現在重新被提上日程,越來越多的決策權已經下放給現任副總理和候任總理黃循財所領導的班子。他此言也否認了「政治風波打斷接班計劃」的傳言。
他表示,自己此前曾提出在70歲生日前(即2022年2月)完成權力交接,但是這一計劃被新冠疫情打亂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繼續擔任總理以「渡過難關」。現在,疫情的危機已基本解除,自己的接班計劃將重新提上日程。李顯龍此前曾表示,如果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下一任大選,黃循財就將繼任總理職務。根據新加坡憲法相關條例,下一次大選最遲將在2025年11月舉行。
此前原定的接班人王瑞傑突然在2021年宣布因年齡及健康因素而不將擔任新加坡下一任領導人,作為新加坡應對新冠疫情小組的聯合主席,黃循財較好的表現使得外界認為他接班的可能性較大。
在2022年4月14日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大會上,財政部長黃循財獲得絕大多數內閣成員和議員的支持,正式被推舉為第四代團隊領導。此後,他相繼兼任了副總理和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副秘書長的職務。

黃循財(圖源:聯合早報)
雖然這一接班計劃已被宣布了一年多,但是新加坡政壇在7月爆發了罕見的政治醜聞和風波,使BBC新聞等部分聲音質疑新加坡能否如期並順利完成接班計劃。7月14日,新加坡政府宣布,此前曾一度被認為是潛在接班人的交通部長易華仁(Subramaniam Iswaran)因涉嫌貪腐和利益衝突而在11日已被逮捕,現正保釋在外,但護照被收繳,他的一切職務均被凍結,並接受大幅降薪。他是新加坡近40年來首個涉嫌貪污的內閣成員。

7月18日,交通部長易華仁現身新加坡反貪局
緊隨其後,7月17日,國會議長陳川仁和人民行動黨議員鍾麗慧因婚外情退黨和辭去議席。8月2日,李顯龍在新加坡國會遭到朝野質問,這兩個情況政府都更早知道,卻等了數月乃至數年才採取行動,質疑者同時指出了政府公布的時間線和事實描述多處不合理的地方。李顯龍當時坦言,針對婚外情案,「現在回顧這件事的發展,如果可以重新處理這個事件,我會更早做個了斷」,但反駁了其他質疑。

2日,李顯龍回應國會質疑聲音(圖源:新加坡國會視頻截圖)
李顯龍在20日的發言中提到「最近發生了幾個涉及政治人物的事件,讓國人感到不安,甚至懷疑新加坡的體制是否出了問題」,坦言「沒有體制是十全十美的」,但稱新加坡政府正在「全面且透明地處理這些問題」,強調「它們不會影響接班的時間線」。李顯龍沒有表示,如果人民行動黨未能贏得下一屆大選,這一接班計劃將如何開展。許多觀點認為,高級官員連續落馬,對人民行動黨帶來了重大的打擊。
新加坡將於9月1日舉行選舉,選出不掌握實權的總統。前人民行動黨的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為參選專門辭去國務資政一職以及退黨,被廣泛認為是該黨支持的候選人——雖然新加坡不允許總統屬於任何黨派。因此,他的得票率被一些評論認為或將體現新加坡民眾對近期政治風波的看法。新加坡政府近日還特意提醒民眾,選舉期間公布民調是違法的,同時警惕「境外勢力也可能試圖干涉新加坡的選舉」。
李顯龍8月20日演講的一大議題是新加坡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針對即將面臨退休的50歲以上群體,李顯龍宣布推出「前進方案」,包括就業補貼和醫保補貼,以幫助他們建立可觀的退休金及鼓勵他們「還能工作就繼續工作」。他還提到政府推出的專項醫療和社區服務,並鼓勵社會各界更多關注老齡群體的需求。另一個議題是快速增長的房價,李顯龍表示政府此前長期採取的壓制房價措施取得了較好成效,但是被疫情打斷,現在將建立更多新房並出台多個穩房價措施,以確保人人都能成為有產者。
在演講中,他還對當下國際形勢稍作描述,提到世界正面臨愈發嚴峻的挑戰,即便新冠退去,但是對和平和經濟的威脅重重,尤其是「中美地緣衝突對世界各國都有影響」,稱兩國之間的互相不信任情況已進一步加劇,提出「各國應小心謹慎,避免夾在中間」。對於新加坡來說,這表示「我們不能假設和平的國際環境」,「凸顯了強軍的重要性」。與此同時,當下正在發生的去全球化對各國都有負面影響,但是對於像新加坡這樣高度依賴貿易的小國尤為嚴峻。

李顯龍20日致辭(圖源:亞洲新聞台)
李顯龍介紹,新加坡下一代領導班子此時已在努力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黃循財去年6月提出了「新加坡攜手前進」,作為他「造福大多數人,而不是少數人」社會願景的一部分。李顯龍2023國慶群眾大會全國電視演說中表示,政府在此期間聽取了新加坡各界的意見,致力於革新新加坡的社會契約並帶領新加坡渡過較為困難的國際形勢,年底將出台建議報告。
李顯龍表示,自己本次演講中提出的所有話題也都是下一代領導班子正在關注的,「越來越多的議程由他們定了」,自己將盡力為他們鋪平道路。他說,雖然自己和黃循財在任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是他們建立的新加坡「將是萬古長青的」,能為國家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交接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