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本地媒體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在今年5月初舉新冠緊急委員會。
此次會議將決定,新冠病毒是否依舊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圖源:straitstimes
與此同時,新加坡正在經歷新冠和流感的雙重打擊,群眾紛紛自發戴起了口罩,公司也開始鼓勵員工居家辦公。
世衛警告:疫情尚不穩定 新加坡已經中招
世界衛生組織在發布最新消息:新冠病毒依然處在反覆不定的狀態,在病毒進入可預測模式前,還可能會出現更多麻煩。
就在過去的28天內,世界衛生組織收到了超過23000例死亡病例和300萬新病例。

圖源:baochinhphu
WHO突發衛生事件規劃主任 Michael Ryan召開新聞發布會,他指出「雖然疫情感染數據處於下降趨勢,但仍然有很多人死亡,有很多人生病」 原本每三個月舉行一次的新冠緊急委員會,也定在5月照常召開。
另一邊,在早已解除口罩令的新加坡,不少本地居民和遊客疏於防護,而紛紛中招,有人堅守三年終破功:
SG堅守3年,🐑4天後轉陰
4月10日確診(輕症),4.14轉陰

✅起因:
疑似跟染病的同事交談
周四(4月6日)沒戴口罩跟同事講了兩句話,當時大家都沒有症狀。
✅出現症狀:
4月8日下午開始淋巴疼,到了晚上喉嚨開始發炎,當時以為是上火。
✅確診:
4月10日上班前ART測試,結果是陰性,假期前一起談話的同事已經請了病假。
全程佩戴醫用口罩,吃飯打包帶帶進會議室關著門吃,喝水也是躲著人喝。
下午開始流鼻水,一直打噴嚏。當天下班後測試,結果是陽性,只能請病假,準備去醫院看病。

✅就醫: 4月11日一早,戴了2層口罩前往社區醫院,無預約,直接登記就醫。
醫生經過看診,得出結論,當輕症流感治療,給我開了止瀉藥。全過程10分鐘搞定。
✅恢復:
染病過程沒有發高燒,沒有吞刀片的感覺,咳嗽了兩三天,就是消化系通不好,容易反胃和腹瀉。我一直在不停地喝水給自己補充水分。
13日有明顯好轉,14日轉陰。

✅感受: 這還是3年內第一次染病。我已經接種了4針疫苗,平時也很注重鍛鍊,上下班全程戴口罩,消毒洗手液從不離身,只有上班期間鬆懈了。 幸好病症不嚴重,恢復得也快,看樣子還是不能大意啊!
來源:小紅書@茄曦
來新加坡旅遊,經歷首陽!
4月13日確診(輕症)

本以為疫情已經全部結束了,再加上自己一直沒陽過,所以去新加坡玩的時候就沒怎麼注意防護,沒想到直接中招了。
4月13日凌晨開始就有點不舒服,早上起床後渾身骨頭疼,喉嚨疼,眼睛酸痛,還渾身發燙,測了抗原後才知道自己陽了。
就近找了個診所看病,醫生給我開了潤喉片、退燒止疼片和預防因咳嗽心跳過快的黃色小藥片。

吃了藥之後,感覺好多了,4月14已經轉為低燒,但依舊全身不適。4月15日依舊是陽性,但所有症狀均已減輕,只有輕微流鼻涕。
4月16日回國,直至前天(19日)還未轉陰。
來源:小紅書@元氣少女
上面2例,均是由於疏忽防護,才導致感染。
其實,早在上月末,衛生部公布新加坡疫情數據激增,感染病例幾乎翻倍的的時候。
很多「醒目」的本地人已經開始注意防護,並自發購買、佩戴口罩。
新加坡口罩銷量增長50% 本地企業建議:員工居家辦公
據本地媒體報道,新加坡近兩周的口罩銷售量增長了50%!

圖源:straitstimes
升菘連鎖超市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與前兩周相比,上一周的口罩銷量增長了約30%。
FairPrice超市和Unity連鎖藥店的報告也顯示,在過去兩周內,口罩需要增長約20%。
不僅是線下平台口罩銷量漲了,線上零售平台的口罩銷量在過去兩周內也增長了40%-50%。
還有一些零售連鎖店,沒有公布詳細數據,但口罩銷量也有所提高。

圖源:fortunetimes
口罩銷量雖然激增,但並未出現漲價或者斷貨的情況。
零售商表示,庫存備貨很充足,供應鏈也很穩定。
很多藥店和超市也都提前準備了3-6個月的庫存,並且還在近日補充了庫存,不會出現缺貨的情況。
同時,他還指出,只有當材料成本增加的時候,價格才會上漲,這次應該不會出現漲價的情況。

圖源:臉書@Singapore Fun
為了防疫,不僅是口罩銷量上漲,本地公司和專家也在想辦法「善後」。
1、採取額外措施,來阻斷傳播鏈
著名旅遊景點新加坡杜莎夫人蠟像館的負責人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星期,平均有2-4人請病假。
為了防止更多員工病倒,蠟像館為所有出現症狀的員工提供新冠檢測,確診員工的密切接觸者也將獲得免費的檢測。還會在確診員工經過的地方進行徹底消毒。

圖源:谷歌地圖
2、鼓勵員工居家辦公,以阻斷傳播鏈
Tate Anzur公司原本要求員工每周在公司坐班2天,但由員工相繼生病,這項要求發生了變化。
有知情人透露,該公司在過去一個月內,有近半數員工請病假,其中有4人確診為新冠。
公司為了阻斷傳播鏈,從上周起便開始鼓勵員工居家辦公。預計將在本月底阻斷傳播鏈。

圖源:officelovin
3、專家的看法
衛生專家認為,相比於採取額外措施,企業更應該推廣良好的衛生習慣。
比如:要求生病的員工拿病假、要求咳嗽或有感冒症狀的員工戴口罩、確保辦公室通風等。

圖源:路透社
椰友們更喜歡哪種企業的處理方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