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骨髓捐贈計劃成立30周年 已助逾千病人重獲新生

民眾前往捐贈骨髓。(圖:新加坡骨髓捐贈計劃)
過去30年,非營利組織新加坡骨髓捐贈計劃共幫助1033名病人重獲新生。
此外,組織也促成了437起骨髓捐贈、推行四項津貼計劃。從2019年至今,組織發放的津貼總額達376萬元。
今年是組織成立30周年。根據組織提供的數據,目前,本地共有超過11萬8000人註冊捐贈骨髓,捐贈者的平均年齡是34歲。
捐贈者中,超過七成是華族,馬來族和印度族分別只有8%和9%。組織表示,這導致不同種族的患者在尋找合適的骨髓捐贈者時,面對非常大的挑戰。
組織執行長羅志強說,按目前的捐贈者註冊比例,他希望有多4萬2300名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士能註冊成為捐贈者。
另外,組織也希望降低患者和捐贈者成功配對後,捐贈者拒絕捐贈的幾率。目前,每三起成功配對病例中,就有一起因捐贈者拒絕而導致患者得重新尋找捐贈者。
配和成立30周年,組織宣布撥款360萬元,同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合作,開展同細胞療法有關的研究。
細胞療法是血液病患者的另一種治療方式,尤其適用於對化療無效或可能復發的高風險患者。
另外,組織也定下新目標,接下來將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同企業合作、教育展、媒體宣傳等方式,提高人們對骨髓捐贈的認識,以便把註冊捐贈人數進一步增加到35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