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政黨和反對黨的理念和主張都不同,這尤其顯著地體現在上調消費稅方面。國會領袖英蘭妮總結國會兩星期的辯論時,也總結兩黨立場,讓民眾能夠在今年的預算案辯論塵埃落定後進行反思,並做出自己的判斷。
長達10天的新財年政府財政政策和與各部門開支預算辯論,昨天(3月11日)下午結束。英蘭妮做總結時,也總結了人民行動黨和反對黨(主要是工人黨)對徵稅的不同主張。
也是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的英蘭妮說,政府認為我國的消費稅制是公平和累進的,並不會傷害低收入群體。政府將會通過永久的消費稅補助券和定心與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協助他們付消費稅上調的壓力。
「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貢獻,那些擁有更多的人可以貢獻更多,那些收入較少的人也可以付出,雖然數目較少,但得到的回報也會更多。」
英蘭妮說,工人黨對調高消費稅有著不同的立場,他們認為我國向富人和大公司征更多稅,並且動用更多儲備金,就能夠在不調高消費稅的情況下填補35億元稅收缺口。
不過,政府並不同意工人黨所提出的這三種主張。英蘭妮指出,政府認為調整企業稅還為時過早,也將會影響我國整體競爭力,增加財富稅則會導致人才和財富的流失。另外,動用儲備金也就意味著留給下一代的資產更少,以致下一代人須繳納更高的稅務。
朝野議員參與水平創下五年來的最高
今年為期七天的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中,朝野議員共提出639項修正動議(cuts)。英蘭妮說,儘管許多議員因確診感染冠病,或與冠病病例有密切接觸而缺席,但參與水平還是創下五年來的最高。
英蘭妮說,這個預算案在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緊迫的情況下制定,就當朝野議員準備進行辯論時,世界也隨著烏克蘭局勢發生了變化。
「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辯論並通過了至今為止一個最可能推動變革的預算案,使新加坡踏上了成為更公平、更環保、更具包容性,以及整體上更進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