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包括19名襲擊者在內的2996人死亡。圖為事件發生後不久,新加坡美國人協會在國家體育場外舉行追悼活動。(檔案照片)
恐怖主義威脅在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20年後仍未消除,極端恐怖主義也藉助數碼媒體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總理李顯龍指出,美國軍隊撤離阿富汗之後,新加坡更須密切留意盤踞在那裡的恐怖組織是否會再次威脅獅城的安全,以及恐怖分子會通過哪些新渠道散播極端主義。
今天是九一一恐怖襲擊20周年。李總理在各大媒體以四種官方語文發表署名文章,提醒人們要時時保持警惕,以及堅持維護和實現不分種族、言語、宗教,團結一致的建國理念,讓新加坡人繼續擁有和諧的社會。
他在文章中強調,九一一事件及後續發展是新加坡人的共同經歷,也是新加坡建國之路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20年後的今天,我們立志要變得更堅毅強韌。
「這樣,當我們再度面對嚴峻考驗時,就能全民一心,排除萬難,越戰越勇。」
李總理指出,維持種族和諧是永續的工作,九一一事件提醒人們,能夠撕裂獅城社會的力量非常強大,而獅城多年來維持種族和宗教和諧的一系列措施,任何的變更都必須慎之又慎。
「我們絕對不能假設大家已經完全不分種族和宗教,不會偏向自己的族群,以及和自己有同樣宗教信仰的人。
「因此,我們還須不斷努力拉近各社群之間的距離,並不時調整他們之間所達到的微妙平衡。」
2001年9月11日,卡伊達組織恐怖分子挾持四架民航客機,對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等目標發動恐怖襲擊,造成包括19名襲擊者在內的2996人死亡。
李總理在文中回憶說,世界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夜之間發生了巨變。
新加坡政府當年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恐怖襲擊,表示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以及向受害者和他們的家屬表示慰問;當局也與旅美新加坡人聯繫,確認他們的安全,新加坡武裝部隊和內政團隊則進入戒備狀態並加強保安措施,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
恐怖組織基地雖遠離獅城 仍會構成嚴重威脅
新加坡也與多個國家合作及交換情報,應對這個全球共同面對的重大威脅。武裝部隊參與了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行動,也在伊拉克為全球打擊伊斯蘭國聯盟效力。李總理指出,這些恐怖組織的基地雖然遠離新加坡,但也會對獅城構成嚴重威脅。
當局後來發現,一個稱為「伊斯蘭祈禱團」的組織潛伏在新加坡,它與遠在阿富汗的卡伊達組織有著相同理念和直接聯繫,並計劃利用卡車同時對獅城多個目標展開炸彈攻擊。
李總理說:「我們意料會面臨危險,但危險來得比我們預料的還快,也離我們更近……所幸的是,內部安全局迅速採取逮捕行動,搗毀這個組織,及時制止一場災難發生。」
他也說,獅城各群體之間多年來建立了互信,人民也信任政府,因此能夠為了共同利益,公平公正地解決各種敏感問題。這包括由不同宗教領袖出面譴責恐怖襲擊,以及呼籲人們與其他同胞保持互信。
政府也與主要宗教領袖展開對話,並成立族群與宗教互信圈,以及積極改造被聖戰極端主義思想誤導的人。李總理說,這些努力讓新加坡得以維持和鞏固種族及宗教和諧,這對我國來說至關重要。
根據當年的報道,恐怖分子盯上的新加坡目標包括義順地鐵站、新柔長堤大水管等水供設施、國防部和教育部大廈、裕廊島和多個地鐵站等,勘探義順地鐵站的錄像帶甚至出現在卡伊達組織頭目位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