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撈魚生的步驟倒是好玩得很,可以讓飯桌上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老老少少都喜歡這個活動,也讓年夜飯達到高潮。
新加坡,南洋一隅,超過70%的人口是華人,另外的30%包括馬來人、印度人等等。大家操著不一樣的語言,或是福建話、或是粵語、或是馬來文,與不同人種交流時又會默契地切換Singlish(具有新加坡風味的英語)。有時候我想,或許新加坡的不同人種之間,從來沒有真正地懂過對方,只是大家就這樣相安無事地把日子過了下來。
今年的春節二月才到,新加坡各大超市賣場早早地掛起了紅色裝飾,循環播放著大陸年輕人早已認為是過時了的賀年歌曲。在這裡也很難買到在國內最新潮的窗花門福,讓這裡的留學生們不情不願地為舊式裝飾掏出錢包。新加坡的春節假從大年初一放到初三,一共三天。在華人心裡,最要緊的當屬年三十的年夜飯,因此公司都會在下午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員工們回家準備豐盛的年夜飯。

擺盤形似順德魚生的新加坡撈魚生
這裡年夜飯必備的撈魚生讓廣東人心中一喜又失望透頂。從外形來看,撈魚生的盤子就跟順德魚生的一模一樣,但用的不是順德魚生而是三文魚,味道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讓初來新加坡的廣東人很是失望。但撈魚生的步驟倒是好玩得很,可以讓飯桌上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老老少少都喜歡這個活動,也讓團年飯達到高潮。
這道菜需要在座所有人站起來吃。大家舉起手中的筷子,一起按順序擺入各種配料,放入不同的配料時大家要一起喊出不同的吉利話。比如放入魚生,要一起喊「年年有餘」;放入胡蘿蔔,要一起喊「鴻運當頭」;放入青木瓜絲時要喊「青春永駐」。這道極具儀式感的菜讓大家喊出了對新一年的希冀。今年由於疫情,政府規定在外面餐館吃這道菜時不能喊出吉利話,大家只能舉起筷子心中默念了。這場景只要想像一下就好生憋屈呢。
春晚照例是要看的。還沒出國前,從來沒留意過春晚開頭主持人說的那句」海外華人華僑同胞「,身處國外時聽到這句,不禁感嘆還有祖國惦記著的感覺真好。

投影儀投射的央視春晚
節日是很神奇的存在,有歷史可追溯,有未來可寄託,全球各個地方的華人因為同一個日子而聯繫在一起。這一份份祝福堆積起來的,是不僅是對自己的祝福,更是對所有命運共同體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