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偉衷靈柩下午4時45分抵達萬禮火化場。(新加坡國防部面簿)
作者
張麗苹
如果悲傷能凝聚成形,它今天一定是五顏六色的千紙鶴形狀。
在馮偉衷的靈堂帳篷周邊,懸掛著一串串由1000隻千紙鶴組成的彩色裝飾,迎風飄揚。這些由編導與劇組人員熬夜折出來的千紙鶴,承載著滿滿的愛,也承載著一路走好的寄願。

(張麗苹攝)
令人唏噓的是,這個燦爛得一如馮偉衷生前笑容的情景,躺在棺木里的馮偉衷再也無緣見到。
如果悲傷能凝聚成聲音,它今天一定是一種靜靜哽咽的低吟。

排隊等候弔唁的公眾與粉絲。(今日報)
在靈堂四周,馮偉衷的粉絲與公眾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牆。大家神色哀傷、卻又特別守秩序特別安靜。大家靜靜地排隊、靜靜地鞠躬,然後靜靜地離開、靜靜地流淚。
太安靜了。靜得讓人心疼。
當馮偉衷所屬的藝人經紀公司午言媒體的老闆許振榮在上午11點50分宣布哀悼時間結束時,粉絲與公眾立即魚貫地離開現場,留給馮偉衷的家人私人空間,也留給他們一份尊重。
很多人都說,粉絲的教養最能直接反映出明星藝人的素質。能夠吸引到如此乖巧守秩序的粉絲,也間接說明了馮偉衷本身就是一名出色乖巧的藝人,值得高素質的粉絲默默追隨他。
靈堂設在麥波申巷綜合亭具有特殊意義
馮偉衷生前與家人住在油池一帶的私人公寓。
將靈堂設在麥波申第82A座綜合亭,是選擇了一個帶有他與藝人朋友美好聚餐回憶的地方。
隔壁83號座組屋樓下的咖啡店是馮偉衷與藝人好友們經常光顧的場所。這裡承載著他們的笑聲與夢想,也售賣著他生前最愛吃的雞胸肉芙蓉蛋。據悉,「大哥」許振榮就住在這附近。這個安排估計是考慮到保護馮偉衷家人的隱私。
與馮偉衷同屬午言媒體的好兄弟好朋友徐彬較早前在Instgram上發文對馮偉衷說:
「你知道這是哪嗎?你很熟悉的地方,我們一個月要吃好幾次的地方,83咖啡店啊,每次一人點一個菜的時候,你總是點芙蓉蛋的地方。」

(徐彬Instagram)
在紐西蘭發生意外的那一刻,馮偉衷離鄉背井孤身在外。回國停柩在82A的他,離心愛的咖啡店只有咫尺之遙,誠如徐彬所說:「至少現在你不是一個人了,很多人在陪你呢,你的家人,親戚,朋友。」
從出事到出殯,只有短短一星期
身為戰備軍人的馮偉衷是一名軍備技術員。他上周六(1月19號)在紐西蘭懷烏魯(Waiouru)訓練區參與代號「霹靂戰士」軍事演習時,在155毫米榴彈炮車(Singapore Self-Propelled Howitzer)內被下降翹起的炮槍炮管尾部擠壓胸腹受重傷。當時他正在炮車內進行維修工作。
事發後,新加坡武裝部隊立即將馮偉衷用直升機撤送到哈密爾頓的懷卡托醫院(Waikato Hospital)進行搶救,五天內動了三次手術,不過最終還是因傷勢過重回魂乏術,於1月23日晚上8點45分傷重逝世,終年28歲。
馮偉衷的過世,震驚了本地演藝圈,也震驚了全新加坡。從剛出事的舉國祈禱,到死訊傳出時的舉國哀悼,再到後來的質疑國民服役軍訓安全是否到位?馮偉衷的逝世給人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心痛,也留下一堆問號。
24小時追思會 星光熠熠
馮偉衷的遺體周五(1月25號)傍晚5點45分由國防部軍機運回新加坡巴耶利峇空軍基地。他的雙親一路伴隨愛兒遺體從紐西蘭飛回國。當晚9點20分左右,安放著馮偉衷遺體的白色靈柩由軍方運到麥波申巷第82A座綜合亭的靈堂。

馮偉衷靈柩抵達麥波申巷第82A座綜合亭的靈堂。(聯合早報)
靈堂從昨天(1月26日)中午12點至今日中午,整整24小時開放給公眾弔唁,大家絡繹不絕有條不紊地抵達靈堂,在高峰期甚至得排上1個半小時,就為了在靈柩前給馮偉衷鞠個躬,祝願他一路走好。
靈堂正中央擺放著馮偉衷的遺照,兩旁的大螢幕不停回放著馮偉衷的個人照,以及他與同事們的合照供緬懷。螢幕上也循環播放著馮偉衷的一些受訪片段,包括他參與2016年電影《最佳伙扮》的宣傳訪問,以及令他演技備受肯定的《最佳伙扮》中的學生角色片段。
靈堂周邊也擺滿了花圈,當中有超過20個都是名人贈送的,包括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國際大導演李安、阿姐范文芳、藝人洪俊揚等等。
紅螞蟻也注意到有些花圈是普通老百姓所贈送。
「Aloysius(馮偉衷的英文名),雖然不認識你本人,可是我常在電視節目看到你。從聽到你受傷……到你的離逝,我都不願意相信!當看到你的離逝,我整夜都睡不好,也讓我感到世事無常!希望你在另外一個國度過得很多,一路好走!~~Esther Sim」

(張麗苹攝)
看著他長大的粉絲 和看他的戲長大的粉絲
馮偉衷的粉絲基本上分為兩類。一種是看著身為童星的馮偉衷從小演到大的「成熟粉絲」。一種是從小看著馮偉衷的戲長大的「青春粉絲」。
「成熟粉絲」洪翠珠(50歲)今天弔唁完後,哭得非常傷心。紅螞蟻上前問候她時,她邊哭邊說:
「從第一部戲就很喜歡他了,看到他好像在看著自己的兒子這樣,很心痛很心痛,cannot overcome。他很乖,他外形很乾凈(clean),很有禮貌。心很痛又不敢看他的照片。」
「青春粉絲」的代表自然是馮偉衷粉絲會。有將近100名成員到場弔唁,他們鞠完躬後都忍不住痛哭流淚,每個人的眼睛不是紅就是腫。粉絲會的一名20來歲代表接受媒體訪問時哽咽說:
「知道他受傷時,我們都在為他祈福。支持他七年了,聽到他過世,都希望不是真的。他真的很好,對我們很貼心。」
昨天到現場弔唁的還有我國政要。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麥波申區議員陳佩玲、通訊及新聞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以及馬西嶺—油池集選區議員任梓銘都到場。
去弔唁的著名藝人更是不勝枚舉,包括權怡鳳、徐彬、謝靜儀、宗子傑、鄭惠玉、陳澍城、林梅嬌、范文芳與李銘順夫婦、陳泰明與陳麗萍夫婦、洪慧芳與鄭各評夫婦、潘玲玲、黃思恬、陳鳳玲等。當然還少不了馮偉衷生前的藝人女友胡佳琪,以及許多新生代藝人。
一個接一個的悼詞拼湊出馮偉衷的善良與真誠
馮偉衷的追悼會在今天下午1點半舉行,家人親屬和藝人朋友輪流站到靈柩前表達自己對馮偉衷的思念。粉絲們口中馮偉衷的好與貼心,在追悼會上濃縮成一個又一個的形容詞。
善良、真誠、乖巧、懂事、懂得尊重人,不喜歡給別人帶來麻煩。這一串串形容詞在一段段悼詞中,成了馮偉衷的代名詞。
與馮偉衷最buddy的藝人包勛評上台致悼詞時,直呼馮偉衷就是一名天使。
「他走了,結束了短暫輝煌的人生。天使是不會在人間呆太久的。請大家給他最大的掌聲。」
身為一名藝人,在人生舞台謝幕時,帶著熱烈的掌聲以「天使」的傲然之姿走下台的,或許就只有馮偉衷了。
新傳媒的監製來玲(譯音)在致辭時說,馮偉衷是她所見過的,唯一一個願意為工作人員付出的演員。馮偉衷在新傳媒遷離加利谷山的最後一天,親自掏腰包買酒買食物,就是為了想代表所有的演員向幕後的劇組人員說一聲「謝謝」。
「這或許不是很重的一句話,但就是一種尊重。這份工很多壓力,很辛苦。馮偉衷給了我們動力繼續努力下去。我僅代表監製、統籌、助導、導演向馮偉衷說聲謝謝。也要向馮偉衷的爸爸媽媽說聲謝謝。你們很厲害,養了一個很棒很棒的孩子。」
新生代藝人黃思恬也以拍戲的一段幕後花絮,說明馮偉衷永遠都會多做一些事情,把快樂帶給身邊的人。
「他是一個非常非常善良的人。我記得我們在拍《你也可以是天使2》的時候,我們要到醫院拍戲。然後醫院有一個角落呢,有一群智商比較低的小朋友在賣書。他每天每天去拍的時候,都會先去那邊找他們,買水給他們喝,跟他們聊聊天說說話。那些小朋友,我沒有辦法忘記他們的那種表情,他們一看到Aloysius從遠遠走過來,就喊很大聲:Aloy Gor Gor!」
新傳媒資深男藝人陳澍城在致辭時說:
「人生最悲傷的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我今天來了。我捨不得他,我心疼他,會把他記在我心裡。一路好走。偉衷,你托朋友送來的禮物,我剛剛在20分鐘前收到了。我會把它拿來用,我會珍藏。」
白髮人送黑髮人:馮偉衷雙親哭成了淚人
白髮人送黑髮人最明顯的寫照,就是馮偉衷的父母。
他的雙親今天在弔唁時間快要結束前現身,兩人哭紅了雙眼,需要有人在旁攙扶,慢慢地繞著馮偉衷的棺木走了一圈。每一步都異常緩慢,每一步都肝腸寸斷。母親更是趴在棺木上抱棺痛苦,與馮偉衷話別,久久不肯離去。好不容易見她直起身,雙手卻依然扶著棺木,輕輕撫摸著白色棺身。
縱使大兒子攙扶著她離去,馮媽媽的目光始終不離棺木,那份依依不捨那份不離不棄,讓人為之動容。
馮偉衷的大哥在致悼詞時,透露了馮媽媽是第一個與偉衷見面的親人。馮偉衷在紐西蘭受傷後一度保持清醒,他跟媽媽最後說的話是:
「你不要哭,你哭我也會哭」。
偉衷還說,等他康復了之後會帶媽媽去紐西蘭的賭場走走。這句言猶在耳的承諾,如今只能隨千紙鶴迎風逝去,徒留下馮偉衷大哥的另一句話:
「請把這個小瓜永遠記在你們心裡,記住他的真誠、他的善良。」
紅螞蟻在馮偉衷生前最愛的咖啡店寫稿時,一對年輕的父母和他們的兒女過來拼桌。女兒和母親哭得雙眼通紅,兒子在旁無聲哽咽,父親在旁安慰。他們帶著iPad觀看追悼會面簿直播,在看到軍事葬禮的那一幕,兒子與母親聽著身後響起的莊嚴哀樂,看著國旗覆蓋在棺木上的那一刻,再也忍不住都哭了。
覆蓋上國旗的白色棺木由8名軍人抬出靈堂的那一刻,馮偉衷真的走了。

靈堂外邊颳起一陣颶風,這一刻仿佛有無數天使在周邊起舞。但願他們是來迎接馮偉衷到一個安靜的沒有疼痛的國度。就像最後一名致悼詞的好友徐彬所說:
「Aloysius是一個很安靜的人……既然一直不願意相信的事情已經成為事實,我覺得我們應該勇敢地來面對。然後讓他安安靜靜地、安逸的,成為我們的天使,守護著我們。安逸的安息吧!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