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歷來對人才吸引很重視,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想移民新加坡,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想駐紮在新加坡,昨天(14日),財政部王部長在瑞士銀行(UBS)財富管理大會上宣布:從2月14日起,未來的3年內新加坡將撥款7500萬新元作為津貼。

據悉目的是為了能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公司到新加坡上市。津貼計劃究竟怎麼一回事趕緊來瞧瞧~
為引國內外公司在新上市,撥款7500萬新
這些津貼計劃是新加坡資本市場(GEMS)津貼的一部分。而本地和外國公司皆可獲得津貼,但不包括房地產投資信託和商業信託。
而市值至少3億元的高增長行業公司,如先進位造業、城市方案與基礎設施、保健等領域,則可獲得20%的上市費用資助,頂限為50萬元。其他公司也可獲得20%的資助,頂限為20萬元。

昨天,市值至少3億元的新興科技行業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可獲得70%的上市費用資助,頂限為100萬元,這包括新興金融科技、消費者數碼科技、按需提供服務、遊戲服務公司等。

王部長在會上致辭時指出,本區域的起步公司市場日益蓬勃,它們需要各類的融資,因此金管局陸續推出相應計劃。這包括推出的可變動資本公司(VCC)架構和50億美元(約69億新元)私人市場計劃。
而金管局助理局長黃局長也在文告中表示:新加坡致力於加強私募和公開資本市場,以便本地和全球增長型企業獲得最適合其需求的各類資本。而GEMS有助新加坡成為尋求增長融資的企業的亞洲首選地點。

新交所股票和固定收益部周主管則表示,全球證券資本市場正在轉變,當局推出的津貼非常及時。
同時他認為,在銀行、專業人士和證券行等各方合作下,這能提升新加坡的證券資本市場,為公司和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

據悉,去年新加坡本地有15起首次公開售股(IPO),但集資額僅超過7億元,是10年來表現倒數第二。
而瑞銀投資銀行部董事朱總經理也表示,上市津貼可鼓勵科技和其他中小企業考慮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
新加坡和東協的科技起步公司生態系統蓬勃,許多公司會在不久的未來考慮上市,相信新加坡可把握很多機會。
而星展集團資本市場業務郭主管則指出,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上市費用往往占IPO融資額的較大一部分,因此津貼相當重要。

而根據凱利板掛牌公司招股書透露的信息,上市費用介於150萬元至200萬元,這包括專業人士收費、上市費用、配售股佣金和印刷及路演等其他費用。
德勤全球上市及國際會計標準整合服務新加坡業務鄭總監指出,配合之前推出的「兩級投票制股份結構」,津貼可吸引新科技領域公司來新加坡掛牌。
建力企業財務策劃首席營運官認為,新計劃有助於提升新加坡作為上市地點的吸引力,可擴展加深本地的股票研究,並為公司抵消一些上市成本,而這些都是公司業主和管理層考慮的重要因素。

在新加坡上市,你準備好了嗎?
一旦決定上市,您必須遵守將私人公司轉變為上市公司的流程。上市過程側重於申請表和相關文件的準備工作。
根據公司的複雜性,上市程序可能需要4個月到2年的時間。通常,提交前的準備工作應該花大約四到九個月,而提交後的任務,將需要五到七周的時間來完成。
從私人公司轉型到上市的最佳起點,是實施一種稱為盡職調查的策略---一般由專業會計行進行,幾乎對公司的每一個部分全面檢查。

這公司開始上市程序後,將選擇一家以新加坡為中心的金融機構,如新加坡交易所的成員,作為」經理人「和保薦。除了處理首次公開招股之外,「經理人」還將負責呈交上市申請,並且在有關申請上市的問題上,與新加坡交易所合作。這時候,投資者被予以認購股票的機會,這被稱為首次公開發行(IPO)。
除此之外,要上司的公司還必須指定律師來監督有關上市的律法事項。此外,所選定的註冊會計師,將向公司提供其準備上市的初步評估,有助於提高其上市時的領導和組織的能力。
在啟動前後,公司將需要支付廣告宣傳,以引起關注,成功將公司的宣言傳達給投資者。
在提交上市申請之前,公司一定要向新加坡交易所尋求建議,以將錯誤減至最低。
第一股市(「主板」)上市標準:


一切準備就緒,再乘著新加坡最近新出的津貼政策,起航吧!
除了公司上市津貼,政府還將資助本地股票分析師的部分薪水,以推動整個股市研究領域的發展。
本地金融機構下來聘請公民或永久居民為股票分析師時,可獲得部分薪金津貼。
據悉,這也是金管局推出的新加坡資本市場津貼(GEMS)的一部分,而目的是推動本地的中小市值股票研究分析,協助行業培養並保留分析師。

假設公司聘用剛畢業的大學生,當局可資助70%的薪水,為期兩年。若是聘用有經驗的分析師,則資助薪水的50%,為期一年。獲津貼的分析師應以研究本地中小市值股為主。
金管局指出,股票研究能幫助提升投資者的知識水平,從而促進價格發現和股票流通性。
據了解,本地約750家掛牌公司中,半數並無分析師進行研究發表報告。而過去幾年,一些金融機構由於整合業務,而裁退證券研究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