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雞粥姍姍來遲。熬到濃稠,吸收了4隻田雞的鮮美的粥泛著隱隱珠光,田雞腿上彈眼的栗子肉,誘人得很。

老巴剎

若在新加坡短暫停留,只有一餐飯時間卻想吃遍新味小食,那位於CBD的老巴剎是不二選擇。作為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集市,建於19世紀的老巴剎不僅是美食集散地,更是獨一無二的歷史建築遺產。

叻沙釀豆腐
作為城中規模最大的美食廣場,老巴剎的攤檔多到眼花,和友人轉了三圈才開始下單:海南雞、釀豆腐、沙爹烤串、炒粿條,辣椒蟹...一發不可收拾,但凡你能想到的所有南洋美食,這裡應有盡有;不僅如此,印度檔、中餐檔、日韓料理、水果檔、一應俱全。

干炒牛河

沙爹烤串

白雞燒雞雙拼
----------
吃星星
街邊美食給予簡單快樂,但高級餐廳的儀式感和驚喜亦是旅行必備。作為米其林指南和50佳系列榜單雙覆蓋的國度,怎能錯過一眾優秀的fine dining餐廳呢?
Candlenut
米其林一星

《米其林指南新加坡》發布之時,Candlenut作為唯一入選的娘惹菜餐廳,風光一時。

餐廳位於鬧中取靜的Dempsey Hill,幽靜寫意的neibourhood里藏匿著不少精緻餐廳,時髦代表買手店Dover Street Market也在餐廳不遠處,飯後消失好去處。

原是老兵營的空間改建得現代簡約,細節處點綴著南洋元素;菜品同樣是樸實的外表下包裹著各種小心思,是心儀餐廳的樣子。

所謂娘惹菜,其實是馬來妻子做給中國丈夫吃的家常菜,簡而言之是加入東南亞辛香料的中國菜,可以說是最初的融合菜(fusion)了。其實看到餐單上的菜名有些迷茫,幸好有當地朋友幫忙挑選。實在看不懂也沒關係,直接選擇主廚推薦的」Ah-ma-kase「菜單一定不會出錯。


上面這道精緻的Kueh pie tee,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Candlenut的成功之道——地道的娘惹風味+精緻的presentation。

blue swimmer crab curry

非常ins友好的桌面和擺盤

菜品整體調味偏重,甜品則多是清新的椰子口味,完美平衡。和很久不見的女朋友們一道享用這美好一餐,米其林也可以輕鬆隨意無負擔。
Les Amis
2019亞洲50佳餐廳#33 | 米其林二星

低調卻好評連連的Les Amis是此行想重點考察的餐廳,米其林二星與亞洲33的成績,都讓我想到一個字——穩。而見到餐廳的第一印象,亦是四平八穩,像一位沉穩的男士,給人不容出錯的安全感。

作為獅城最早的正統法餐fine dining,les amis的體驗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見我們在單點和兩個套餐間猶豫,侍者主動建議我們三人點一個經典套餐,再加幾道單點菜一起分享,這樣既能把想吃的菜都嘗到,也不會過分飽。此外,還為我們推薦了一白一紅兩款酒作搭配。聽到如此靈活而完美的解決方案,對這位侍者頓時心生崇拜!

諾曼第藍龍蝦沙拉,雞尾酒醬汁
主廚Sebastien Lepinoy師出Joel Robuchon,自然是走名門正派路線,從菜品中,能清晰看到繼承師傅的紮實法餐功底,卻多了幾分耿直的誠意,少了幾分不必要的繁瑣。比如招牌菜諾曼第藍龍蝦,包含的不僅是一整隻龍蝦,更是主廚希望食客吃得盡興的決心。

14天熟成鵝肝醬配芒果

海膽舒芙蕾

海鰲蝦配茄瓜,初榨橄欖油濃汁
Les Amis的每一道菜,幾乎都自帶高光,熟成鵝肝醬的風味,海膽舒芙蕾的空氣口感,海鰲蝦那完美斷生的嫩度,都令這餐飯記憶點十足,回味良久。

巧克力塔 自製冰淇淋
而最後芝士球車和冰淇淋推車出現的陣仗徹底征服我心,隨著曾獲得亞洲最佳pastry chef——Cheryl Koh的經典巧克力撻一起上桌,為好朋友們(les amis)的聚餐畫上圓滿句號。

Odette
2019亞洲50佳餐廳#1 | 米其林二星

壓軸必須足夠重磅。要說此次旅程最為期待的餐廳,還是Odette,不能免俗。
隨著今年亞洲50佳餐廳,Odette取代4冠王Gaggan,登上亞洲之巔後,地位不可同日而語,預訂難度也增加了不少。索性覓食路上總有貴友相助,食運一直不算差,在一座難求的世界50頒獎季,得償所願,感恩。
Odette一直以來,以精緻細膩的美感著稱,從進餐廳的一刻起,就會被餐廳的柔軟氛圍感染,繼而放鬆下來,迎接五感盛宴。

Grignotages
是日有幸一嘗主廚特別準備的菜單,從amuse bouche起便火力全開。上圖左上角,外層華夫口感卷餅,包裹著溫熱咸鮮的芝士,毫無防備地在口中爆漿,好似煙花綻放,微微上頭~

Marukyo Uni
北海道海膽兩吃。海膽每周三次空運到店,保證新鮮度。海膽,斑點牡丹蝦塔塔,青口貝雲朵泡沫,皇家鱘魚子醬在海膽殼中層層堆疊,綿密與爆破口感交織,umami幾何級擴大,另一道更為簡單直接,海膽肉厚厚堆在墨魚汁做的黑色吐司上,仿佛再多一囊就會坍塌,給海膽控的純粹極致快感。

Marukyo Uni

Bouillon 「Payson」
這道打引號的農家肉湯,原本湯里的蔬菜替換成了鮑魚鵝肝,澄清的香菇清湯賦予這道菜幾分文雅,同時也讓我想起了另一位熱愛清湯的Chef Josean Alija (點擊溫習Nerua)。兩間世界上最出色的博物館餐廳,氣質又是如此相近,難怪兩位Chef合作無間,在Odette聯彈之後,11月還將移師西班牙,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定要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