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去新加坡參加世界50佳餐廳頒獎禮,趁著旅程,硬是在短短几天中拼出一張獅城覓食地圖——精選6間當地風味,3間高級餐廳,4間酒吧——一次真正匙叉精神的3D美食之旅,今天毫無保留傾囊而出,建議大家先收藏,食飽後再服用哦!
吃街邊
晚上10點下飛機,沒有先去酒店,而是直接殺到宵夜勝地芽籠(Geylang)名店——九巷牛河,連德士司機都夸精神可嘉。對於處女座來說這般行為只可能在這裡發生——方便經濟的交通,令人放心的治安,以及乾淨規整的攤檔,當然最重要是難以抵擋的美味——新加坡讓我和street food墜入愛河
九巷牛河

拖著行李來到這裡,為的是這盤炒牛河。這種滑爽的河粉,又名貴刁,是潮州話里粿條的發音。當年潮州人南下移民,便將這種河粉帶到了新馬泰,流傳甚廣。而濕炒則是地道的福建做法。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各地風味的融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新加坡美食文化。九巷牛河名氣很大,也是難得的名副其實,碗大料足,河粉勁道,牛肉鮮嫩,裹著芡汁的河粉嗖嗖滑入口,鮮美不油膩。

裹著鮮美芡汁的滑爽貴刁
炒菜也可圈可點。酸辣魷魚,泰式雞翅,清炒豆苗等,無一踩雷,個個好食。



新加坡的街邊餐廳上菜極快,因此能趕在下筷之前按下全家福,前後一對比,定能感受到我們的心滿意足。

before

after
津津餐室

若請一個新加坡本地人推薦海南雞飯,大約跟請義大利人推薦披薩差不多,答案是」家裡樓下那家「;但若請遊客推薦,估計很多人會先想到摘下米其林一星的天天海南雞飯。今天我要推薦的這家可能介於以上兩者之間——位於五顏六色Purvis St上的津津餐室。

一排美雞作為店招在門口熱情歡迎來客,手勢熟練的小哥在案板後切雞。我們去時已過飯點,餐廳人並不算多,但小哥的手沒停過。


這裡的海南雞是白雞,膚白肉嫩,皮是溫潤如水的那種,雞肉酥而不爛,鮮嫩多汁,驚為天人,大快朵頤。

照例一桌配菜,蝦棗最為搶「嘴」。這款油炸小吃來自福建,看似其貌不揚,卻有讓人一顆接一顆停不下口的魔力。

作為一家街邊排擋型餐廳,津津餐室環境敞亮整潔,也無需摩肩接踵,絕對是我等討厭排隊星人的福音。

? 東興餅屋

新加坡的傳奇餅店,作為一家百年老店,至今由家族管理,手工製作,傳為佳話。

東興的蛋撻有別於以往吃過的任何一種,是無牛奶、無奶油、無芝士的「三無產品」。內餡由純雞蛋製成,連香氣也是濃縮版本。餅皮是家族秘方,至今不傳外人,口感酥香緊實。1.9新幣一枚,從味道到價格都透漏著實誠。


除了蛋撻,東興的其他糕餅也不容小覷。吃完蛋撻來一杯咸口的燒包,裡面填的竟是醬肉餡,咸香四溢;老婆餅里的冬瓜蓉竟透著一絲新鮮瓜甜。幾枚傳統糕點,一杯杏仁咖啡,就這樣淪陷在南洋的午後...


? 長堤海鮮酒樓

來新加坡怎能不吃??
辣椒蟹 or 胡椒蟹?
是對吃貨的靈魂拷問。
長堤海鮮酒樓是新加坡知名的餐飲品牌,傳說中黑胡椒蟹的吃法首創於此,但貪心如我,辣椒蟹亦不想錯過,答案自然是各來一隻。還是那句話,來都來了。

辣椒蟹率先登場,鐵鍋大小堪比臉盆。除螃蟹外,還盛滿了混合著蟹黃蟹膏的醉人醬汁,一邊配了一盤金黃的小麵包,這樣的組合著實引人犯罪。

老實說,這裡的螃蟹個頭雖大,但不如斯里蘭卡名店Ministry of Crab的蟹肉那般鮮甜,但勝在肉質飽滿有嚼勁,尤其是剝了殼的蟹鉗,沾滿醬汁,啊嗚一口,太過癮!螃蟹吃罷,對這鍋醬汁依依不捨,不知不覺,連麵包條也被消滅得精光!

胡椒蟹讓我想起了香港興記避風塘的古法螃蟹,微濕爆炒,濃郁入味,辛辣程度更升一級,吃到汗珠微微析出,抿一口椰青,神清氣爽。


紮實的蟹鉗是最美味的部分
最後壓軸,是清爽的海底椰糖水,將整頓飯的辛辣火氣統統趕跑。

明輝田雞粥

田雞粥鋪很多,最愛是明輝。
是日酒過三巡,沒什麼比咸鮮的田雞粥更合適解乏了。跑到芽籠明輝坐定,蔥姜、宮保、蒜蓉白鬍椒各來一煲,每煲四隻肥美田雞,個頭介於上海的牛蛙和田雞之間,肉質飽滿彈牙,新鮮!

姜蔥田雞

宮保田雞

蒜蓉白鬍椒田雞
姜蔥經典,宮保微甜,蒜蓉白鬍椒辛香祛濕,各有特色,難以取捨,統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