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餐和洗衣業務5月20日將終止。(網際網路)
現在每天都懶得出門,靠外賣送餐續命嗎?
壞消息。
提供送餐服務的誠蜂(honestbee)宣布下周一(20日)起停止本地的送餐與洗衣業務,稱這項決定是為了優化業務結構。這個決定將讓約400名自由業送餐人員「失業」。誠蜂表示,雖然這些人多數是兼職,但他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過渡期間,誠蜂將給予他們協助。
吃不到外賣沒人送洗衣物都不打緊,可以換別家。但有網民擔心誠蜂手機應用里剩下的錢怎麼辦?
有送餐員在網上曬出誠蜂宣布20號停止送餐服務的內部郵件,「溫馨提醒」用戶在19日之前儘快花光手機應用里的錢。
雖然誠蜂(honestbee)2015年就存在於本地市場,不過紅螞蟻對它的印象不大,今天宣布停止送餐和送洗衣服務後,讓紅螞蟻感覺好像業務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和紅螞蟻一樣的蟻粉們看到這個標誌性的小黃蜂就會多少對誠蜂有點印象了:

是經常在路上看見這樣的小黃車,但卻也一直不太懂誠蜂到底是什麼?(網際網路)
即將被結束的兩個業務才剛開始不到三年
誠蜂於2015年由三名30多歲的年輕人孫志偉、劉弘毅以及鄭文書聯合創辦。
當時誠蜂的主業其實是配送日常用品,概念就是讓大家無須再自己扛著一堆購物袋買日常用品回家,而是坐在家裡選好了自己要什麼,誠蜂的小蜜蜂員工們幫你買了打包好,送到家門口就可以。名字里有「誠信」與「蜜蜂」兩個字,就是告訴客戶他們值得信賴而且會像蜜蜂一樣勤勞。

誠蜂的小蜜蜂們都受過專業訓練,可以幫客戶挑選最優質的產品。(網際網路)
其實概念和我們熟悉的食物外賣意思差不多,只是換成了「日用品版本」,可以托小蜜蜂們代購來自各種商店的商品。
Honestbee自家還開設超級市場,售賣超級齊全的日用品,分類超過20種。甚至還與專賣店合作擴大經營網絡,如與專賣肉品的Meatlovers、專賣家具和家電的Powerpac、專賣寵物用品的Pet Lovers Centre等合作。買家選好貨品後,honestbee就幫你送達,1-2小時後在家坐等收貨就行。
這次要被結業的送餐服務和洗衣服務,就是在這個小蜜蜂代購日用品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兩項業務。
送餐服務是2017年才被誠蜂開拓的。當時本地的外賣市場裡已有FoodPanda、Uber Eats和Deliveroo等外賣送餐競爭對手。送洗服務是2016年納入誠蜂業務,小蜜蜂員工會在指定的時間上門取走需要送洗的衣服,送去清洗,兩天後再將乾淨的衣服送回來。

工作人員會上門把衣服送去清洗,兩天左右又會送到家門口。(Honestbee)
這兩個分別在2016和2017年才運作的業務壽命好像有點短,才過去不到三年就要關閉了。有分析家指出,擴展業務對誠蜂利大於弊。若是用於起家的電子百貨商品配送服務無法在本地有所發展,至少誠蜂的這兩項新業務還能幫它減少損失。事實卻恰恰相反。
據《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助理教授范平正博士受訪時指出,誠蜂較遲進入送餐業務,現在決定停止送餐服務,相信是要專注於其主要業務上。
「這麼做(停止送餐服務)或可讓誠蜂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高效用之上。」 看來兜兜轉轉了一大圈,還是轉回老本行。
《聯合早報》今天也報道說,有許多馬來西亞的「送餐團」甚至越堤到新加坡搶飯碗!看準本地送餐員「一人多帳號」的情況,以「抽成5%」為餌,「租用」他們閒置的帳號。
這麼一來,集團頭目「租」到多個帳號後,就可以直接從馬國招攬工資便宜的人手來新加坡送餐,單憑轉租帳號,一天就可坐收近300新元,一個月最少都能入帳約9000新元,折成馬幣就是月入近三萬的超高薪工作。
這些馬來西亞送餐員通常只出現在烏節路、牛車水和中央商業區一帶。因為鄰里地區的送餐員一般彼此都比較熟識,商業區因為範圍較大,送餐員彼此都不認識,外地送餐員反而不容易被識破。競爭這麼激烈,誠蜂選擇在送餐業「急流勇退」,也情有可原。
今年開始裁員、大規模停止業務
誠蜂在新加坡市場推出一年後,就打鐵趁熱分別打入香港、日本北海道和台北等地區的市場,後來還進一步將業務擴展至印尼和菲律賓。
誠蜂也先後在我國推出外賣、送洗和大型實體店等。不過今年四月底,誠蜂突然停止了香港和印尼的服務、也停止了泰國的Food Vertical、日本和菲律賓的服務。在其他市場與特定夥伴推出的業務也全部暫停了,同時也裁掉近10%的員工。
誠蜂的發言人當時說,這些評估是為了幫助公司更專注於區域業務並更好地服務顧客,讓誠蜂剩餘市場的業務不受影響。
不過離職的員工告訴《海峽時報》,停止業務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內部運營不佳。
近年來,誠蜂的風波一直不斷出現。到了今年五月初,創辦人之一的孫志偉突然卸下了誠蜂總裁一職,由韓國LG集團家族的具本雄暫代總裁。五月份都還沒結束,誠蜂又宣布結束本地的送餐和洗衣服務。

孫志偉(中)(網際網路)

昨天誠蜂還沒宣布停止服務前,就有送餐員貼出收到的內部訊息,呼籲網友們在20號服務正式截止前,用掉誠蜂錢包里的錢。

Honestbee和很多APP一樣,可以往帳戶里充值後直接購物。
放在虛擬錢包里的錢,仿佛是虛擬的錢......
是不是「錢」和「關閉服務」一起出現就感覺很慌?感覺服務沒了,放進去的錢也會打水漂?
本地因為沒有一款一家獨大的 「萬能付款APP」,只好要吃飯的時候往外賣APP裡面沖錢,要叫車的時候往叫車APP沖錢,購物往購物APP里沖錢.....年輕人對這個操作輕車熟路,比如紅螞蟻往手機里的四五個APP都充了數額不一的金額。但如果有一天某個APP突然宣布倒閉或停止服務,紅螞蟻也不知道那些錢還能不能收得回來。
本地付款APP倒是不少,比如PayLah!、Singtel Dash、Favepay、PayNow、Grab Pay等等等等,不過當你想用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根本不夠,有些商家和網站只支持某種軟體,有些商家和網站只支持另一種軟體,有的商家只能用自家電子錢包。
這時特別想念中國的「支付寶」軟體。作為第三方獨立支付平台,幾乎可以一軟體走天下。買票App、外賣App、網購App、出行App都可以使用支付寶,退款也都可退入支付寶,幾乎不用擔心繁瑣的退款手續。支付寶里的錢也可隨時轉出至銀行卡,讓人感覺比較踏實安心。
可惜本地還沒有這樣一個「萬能走天涯」的軟體。各大支付平台都在各自推出各種積分、優惠折扣等,競爭激烈,吸引著用戶下載了一款又一款的APP。這時才驚覺,本地電子付款市場的競爭真不小。
多數APP電子錢包里的錢是有去無回的,一旦軟體倒閉可能就要和錢say bye bye…….ofo就是個血的教訓,要ofo退押金的用戶是要排隊的哦。在中國,已經超過了1000多萬人在排隊,每天都有人在問「OFO退押金退到幾號了」。按照現在的速度,大概要等三年左右才能還排在最後一位等待退押金的用戶。

網友們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網際網路)
不過城蜂的情況無需太擔心,因為剩下的錢還可以用來在網上購買日常百貨,也可以在實體超級市Habitat里消費,只是不能訂外賣和洗衣服就對了。

實體店是使用新科技手機付款的,想花掉錢的話,這裡也可以。

Honestbee的實體店看起來很吸引人,不但有日常蔬果百貨,還有很多美食和不少裝潢漂亮的咖啡座。(Honestbee)
不過如果你看了新聞後感受到誠蜂最近的走向有些「弔詭」的話,想花光就要抓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