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進口芝士發現李斯特菌,此菌曾造成美國多名婦女流產...
新加坡食品安全問題又來了!
從法國進口至新加坡的兩款芝士產品,發現含有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新加坡食品局在接獲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的通知後,已指示本地進口商全面回收。

(圖:來源自網絡)
回收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
這兩款芝士產品分別是Brillat Savarin,產品標號為Lot:352803/DLC 14/03/2019、Lot:352803/DLC 14/04/2019。
Brillat Truffe Melanosporum,產品標號為Lot:1950594 AU 18/04/19、Lot:1950662 AU 25/04/19、Lot:1950833 AU 09/05/19
食品局建議已購買以上幾種產品的公眾不要食用它;已吃過受影響的這幾款芝士者,若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圖:來源自網絡)
對於李斯特菌不需要過多的恐慌,但也要特別注意!
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製品、蔬菜等都已被證實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
需要注意的是——
李斯特菌中毒嚴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腦組織感染,很多國家都已經採取措施來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並制定了相應的標準。
1999年底,美國發生了歷史上因食用帶有李斯特菌的食品而引發的最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資料顯示,在美國密西根州有14人因食用被該菌污染的「熱狗」和熟肉而死亡,在另外22個州97人患此病,6名婦女流產。

(圖:來源自網絡)
李斯特菌通常在過期速食、黃油、凍肉和奶酪上蔓延滋長。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資料顯示,全美每年有大約800例李斯特菌染病病例,大多數因為食用上述食品,農產品一般不是使人染病的元兇。
老年人、孕婦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較差人群最易感染李斯特菌。
據悉,一旦感染李斯特菌,輕則出現發燒、肌肉疼痛、噁心、腹瀉等症狀,重則出現頭痛、頸部僵硬、身體失衡和痙攣等症狀。受感染的孕婦可能出現早產、流產和死產,嬰兒健康也可能受影響。
...
所以,轉給身邊的人吧!
你的轉發或許就能救得一生命、一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