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簡稱MAS)預測,隨著新加坡遊客數量的增加,新加坡跨境支付交易的數量和價值都將顯著上升。
此前新加坡央行表示,跨境支付連結的使用正在快速增長,官方將允許用戶通過二維碼支付或PayNow轉帳進行國際支付,從而省去了前往貨幣兌換商或激活信用卡的麻煩。

圖源:CNA
目前,新加坡已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建立了個人對個人和個人對商家的支付聯繫,企業也在尋求採用這種支付聯繫,以支付增加的成本並保持價格競爭力。
食品公司的跨境支付量增加了五倍
以Koufu為例,這家以美食廣場業務而聞名的食品和飲料公司,為其客戶提供通過NETS二維碼付款的選項,這已成為中國和馬來西亞遊客的首選付款方式,同時節省了外匯費用。從2022年到2023年,Koufu使用NETS二維碼進行的跨境支付數量增加了五倍。
Koufu還將節省的成本轉嫁給客戶,這要歸功於與主要信用卡公司的交易費用相比更便宜的二維碼支付處理費用。寇夫美食廣場和咖啡店部門運營主管陳建凱先生表示,交易費用的降低有助於支付因通貨膨脹而增加的成本,並保持價格競爭力。

圖源:CNA
新加坡銀行公會(Association of Banks)主任Ong-Ang Ai Boon女士表示,建立支付聯繫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兩國的支付系統在技術上是否兼容,以及確保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一直在與BIS創新中心合作,以將新加坡的支付服務擴展到該地區之外,大規模連接多個即時支付系統將意味著更快、更便宜、更方便的跨境轉帳。
跨境直接支付聯繫也極大地幫助了新加坡印度人協會,該協會從印度的小城鎮購買足球球衣和板球服裝,它利用PayNow和印度統一支付接口(UPI)之間的聯繫,直接向小微企業主付款。新加坡印度工商會董事會成員Maneesh Tripathi先生表示,如果印度和東南亞其他地區的更多銀行加入跨境支付生態系統,這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
新加坡跨境支付大動作不斷
去年1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SGQR+正式上線。SGQR是新加坡於推出的全球首個統一付款QR碼,與中國的移動支付不同,SGQR將不同的支付QR碼整合至單一的SGQR碼標籤,並得到了廣泛採用。然而,其局限性在於,消費者只能使用商家與金融機構建立的合作關係中的支付方式,導致支付選擇受限。

圖源:MAS
提升版的SGQR+允許商家接受多達23種本地和跨境支付方案,包括Changi Pay、EZ-Link、GrabPay、Google Pay、Visa、支付寶、微信、DuitNow和PromptPay等。商家只需與一家金融機構簽約,便能接受本地和海外的多種支付方案。
隨後,萬事達(Mastercard)與新加坡數碼支付公司FOMO Pay合作,推出了萬事達QR碼,納入本地統一付款二維碼SGQR系統,方便客戶掃卡付款。萬事達QR碼結合了QR碼的便利性和信用卡的安全性,簡化了商家的付款程序,並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選項。
除了新加坡本地的電子支付升級,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跨境支付也已實現,兩國已推出跨境QR碼付款連接,兩國民眾已可掃描NETS QR或DuitNow QR完成付款。新加坡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的客戶,將能夠直接掃描印尼當地的QRIS碼來付款。印尼參與銀行的客戶,則能通過掃描本地NETS QR碼來支付。
新加坡金管局正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泰國的中央銀行及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合作,為東協五國的多邊即時支付連接展開核心基礎工作。新加坡電子支付之路已經從中國轉帳,發展到雙邊聯繫,擴大到如今的多邊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