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主表示,當時把電動腳踏車放在走廊欄杆旁充電。(圖:任佳星)
勿洛南居民在組屋走廊給電動腳踏車充完電後,發現電池滾燙突然起火,幸好及時疏散沒造成傷亡。逃過一劫的車主受訪時表示,下來會考慮購買符合當局標準的電動腳踏車。
《8視界新聞網》早前報道,民防部隊前晚(25日)11點45分左右接獲通報,指勿洛南路第38座發生火災,火患涉及放置在五樓走廊的電動腳踏車。
大約50人在民防部隊抵達前,就已自行疏散。初步調查顯示,火源可能是電動腳踏車的電池包。
37歲的車主拉末(Rahmat)是一名添油站員工,跟70歲母親及兩個兄弟住在五樓角頭單位。他於2021年花了500元購入涉事電動腳踏車用於日常通勤,每晚都會把電動腳踏車靠在走廊欄杆邊充電,滿電後再拔掉充電線。
電池燙手突起火
他受訪時表示,昨晚11點左右照常充滿後要拔電拔線,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我剛拔掉充電線,我摸了電池還是熱的,接著火苗就冒了出來。」
他迅速通報警方和民防部隊,但火勢越來越大。四人在民防人員指揮下離開單位,直到大火被撲滅後,於今天(26日)凌晨2、3點才返回住家。

五樓至六樓的樓梯牆壁和天花板都被燻黑。(圖:任佳星)
記者今天(26日)下午走訪發現,五樓走廊角落及四樓到六樓的樓梯口,天花板、牆壁和階梯都被燻黑,現場還殘留難聞的煙臭氣味。
拉末對電動腳踏車起火仍心有餘悸。「幸好把車放在樓梯口,而不是走廊的另一邊。不然的話,火患可能會燒掉整條走廊,影響到整層樓的鄰居。」
他在市鎮理事會的建議下已將涉事電動腳踏車丟棄,並表示下來將考慮購買符合陸路交通局標準的電動腳踏車,避免重蹈覆轍。
根據陸交局於2021年發布的《電動腳踏車理論考試官方手冊》第一版,在本地售賣的電動腳踏車,須獲得陸交局頒發的EN15194安全認證。
警覺少年第一時間帶家人撤離
住在涉事單位樓上的15歲學生卡蘭(Kalam)在發現到黑煙和火光後,叫醒六名家人,第一時間撤離到安全區域。
卡蘭表示,自己在學校接受了火患逃生培訓,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我看到有黑煙從樓下飄上來,還有火光閃爍,就馬上叫醒家人逃出來。」
他避開起火地點,帶大家從組屋中間的樓梯下樓,當時整個走廊已經瀰漫著難聞的黑煙。
他說,一家人直到凌晨1點才返回住家。
為避免電動腳踏車發生火患,民防部隊提醒公眾,不要長時間給電池充電,也不要通宵充電,此外也不應購買或使用非原裝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