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新加坡私人房地產產權轉移交易中65%為單人持有。專家稱這反映投資意識增強、購房規劃退休等,ABSD政策、單身人口增加等因素也推高該比例,此趨勢或隨人口變化延續 。
1. 單人持有率高企背後的多重因素
過去10年,新加坡土地管理局處理了近40萬宗私人房地產產權轉移交易,其中單人持有比例達65%,這一數據引發各界關注。
房地產專家指出,該現象背後是投資意識增強、政策因素以及人口結構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據數據,在2015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期間,土管局總共處理了97萬6925宗產權轉移交易,私人房地產占比略超40%,達39萬9261宗。

房地產專家指出,2015年至2024年,私人非有地房地產價格上漲近50%,這使一些人視非有地房地產為穩妥的財富累積方式。
來源:聯合早報
在這些私人房地產交易中,單人持有比例高達65%,24%為聯名持有,11%為分權持有。
私人房地產涵蓋住宅(公寓及有地住宅)、商業及工業物業,產權轉移交易包括轉讓(買賣和過戶)、租賃和繼承等形式 。
儘管土管局未提供具體住宅數據,但專家表示非住宅市場占比小,對整體分析影響有限。
2. 投資與人口結構因素推動持有率上升
橙易集團首席研究與戰略總監孫燕清認為,65%的單人持有率反映了近期趨勢。
她指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立購房,包括分割房產的夫妻。單身人士、單身老年人和離婚者數量的增加,也推動了單人持有率的上升。同時,這一現象還體現了房地產買家投資心態的轉變。
隨著新加坡人對退休規劃的關注度提升,不少夫婦選擇各買一套房產,一套用於投資,一套自住。孫燕清預測,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結婚率下降,單人持有率可能會繼續上升。
數據顯示,在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里,土管局共收到867宗聯名轉分權持有的申請,年均173起。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已收到198起,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聯名持有意味著所有屋主平等共有,生存者自動繼承權益;而分權持有則可自由分配份額,權益按遺囑或繼承法轉移。
3. 政策影響:ABSD促使物業分割
李及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鄭麗婷律師表示,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政策是推動聯名持有的物業分割的重要原因。

來源:聯合早報
通過分割,一方能夠在不支付或支付較低ABSD的情況下購置額外房產,這也使得越來越多購房者傾向於以個人名義購房。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房地產系教務長講座教授程天富指出,近年來單人持有率較高可能與投資第二套房產有關,夫妻分割首套房後,將第二套房登記在無房產的配偶名下是常見操作。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鄭成瑋副教授也認為,ABSD政策是超過六成私人房產交易由單人持有的主要原因。
即便夫妻暫時負擔不起第二套房,也可能先登記在一人名下,以便未來財務改善後購置第二套房。此外,部分外籍買家以及未滿35歲、不符合組屋購房資格但獲家人資助購私宅的年輕人,也更傾向於單人持有房產。
4. 房價上漲與購房資格推動個人購房
合登集團高級數據分析總監李思德指出,2015年至2024年,私人非有地房地產價格上漲近50%,這使得一些人將非有地房地產視為穩妥的財富累積方式。
同時,私人房產不像組屋,無須組建家庭即可購買,許多單身人士在父母資助下以個人名義購房。
一位不願具名的周姓房地產經紀表示,如今公寓價格較高,25%首付也需幾十萬元,多數年輕買家仍需父母資助首付款項。
新加坡私人房地產產權轉移交易中的單人持有率高企,是投資、政策、人口結構以及房價等多方面因素交織的結果,這一趨勢的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1. 40萬私人房地產交易 65%由單人持有,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