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 新加坡國立大學一名教授提交37份虛假呈報,6年半里誘騙校方發放的8萬多新元研究經費,實際上,這些款項都是他的個人開銷,這名前教授最終被判入獄24周。
被告陳國強(56歲)被告案發時是國大工程學院電機與電腦工程系教授,工作範圍包括教書、進行與智慧控制系統相關的研究及領導研究小組等。
他共面對32項偽造文件意圖行騙,以及5項欺騙和不誠實地誘導發放金錢的控狀,周一(4月22日)承認其中12項,餘項交由法官下判時納入考量。
根據案情,新加坡國大職員可透過學校系統報銷,將費用類型、日期和金額等詳細資料輸入系統後,上傳發票等文件加以證明。
審核員在確認報銷符合國大規定、申請者附上相關文件,以及相關補助金或經費戶頭有足夠資金後,便會批准報銷,最後才由財務部門處理。
2012年11月至2019年4月期間,被告在系統中呈報虛假或誇大報銷,也透過電腦修改收據。他前後共提交37份虛假呈報,誘騙國大發放約8萬8399新元,報銷的物品包括溫度控制器、65寸電視、吸塵器和49寸顯示屏等。實際上,這些款項都是為他的個人開銷。
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被告患有憂鬱症,症狀包括情緒低落、焦慮,以及動力和精力不足等。
被告認為,家人對他缺乏關心,若他因這些罪行惹上麻煩,家人才會關心他。
根據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的評估報告顯示,憂鬱症影響被告的認知能力,認為「報復」行為能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這與他當時的犯罪行為有一定關聯。
被告已在案發後做出全額賠償。
控方指出,被告的犯案超過6年,損害公共機構,且涉案金額不小,但考慮到他的精神狀態和做出全額賠償,建議法官判他坐牢24至26周。
被告的代表律師求情時說,被告受憂鬱症影響才會犯案,他的病情不輕,若是坐牢會影響康復,懇請法官判被告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