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尖峰時段關閉各部委的電梯,在政府會議上逐步淘汰瓶裝水,是政府機構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採取的戰略和舉措之一。近日,新加坡可持續發展與環境部Ministry of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簡稱MSE)發布了首份 GreenGov.SG 報告,詳細介紹了公共部門在綠色努力方面的表現和創新。

圖源:永續發展與環境部
該報告是東南亞第一份報告,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發布公共部門環境可持續性績效報告的政府之一,該報告涵蓋了公共部門在新加坡的資產,包括辦公樓、醫療設施、學校、公用事業設施、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和車輛。
GreenGov.SG 倡議的背景和目標
GreenGov.SG 倡議是新加坡 2030 年綠色計劃的關鍵推動力之一,該計劃是一項旨在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全國性運動。通過 GreenGov.SG,公共部門努力實現碳減排和資源效率方面的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

圖源:雅虎
新加坡的目標是到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GreenGov.SG 倡議旨在使公共部門在2045年左右比目標提前五年實現這一目標,這意味著到2030年,公共部門必須將能源和水的使用量分別減少10%,廢物處理量分別減少30%。
GreenGov.SG 的前身是「公共部門帶頭環境可持續發展」倡議,該倡議於 2021 年推出,旨在讓公共部門在節能、節水、減少廢物和碳排放方面發揮示範作用,該倡議還鼓勵公共部門在他們周圍的社區內賦予權力並實現可持續的變革。
公共部門的環境績效
GreenGov.SG 報告展示了公共部門在 2022 財年(FY)的環境績效,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水平、能源和水的使用量、以及為減少排放而採取的綠色創新。報告還指出了一些數據的局限性,以及未來的改進方向。

圖源:雅虎
01 溫室氣體排放
在計算排放量時,GreenGov.SG 僅考慮範圍 1 和範圍 2 的排放量,而不考慮範圍 3 的排放量,範圍 1 排放與現場直接燃燒不可再生燃料有關,範圍 2 排放與購買的電力消耗有關,範圍 3 排放是指組織在其價值鏈中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圖源:today
MSE表示,政府仍處於實施其報告框架的早期階段,目前不跟蹤或報告公共部門的範圍 3 排放。它補充說,由於公共部門開展的活動範圍廣泛,範圍 3 排放的來源非常廣泛,材料類別因部委而異。此外,由於許多活動的排放因子和許多產品的隱含碳是未知的,因此計算範圍 3 排放量具有挑戰性。
報告顯示,2022 財年,公共部門排放了 3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包括範圍 1 和範圍 2 的排放量。與所有機構的基線排放量相比,總體下降了 5.3%。基線排放量是指 2018 財年至 2020 財年的平均排放量。
報告還指出,隨著 Covid-19 危機後經濟重新開放以及新的主要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排放量預計將在 2025 年左右達到峰值。但國家政策已經到位,以提高建築效率標準並減少浪費。除此之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術在成熟到可以採用時,也將用於減少排放。

圖源:today
02 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是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衡量公共部門的能源消耗水平,報告使用了能源利用指數(EUI),即將總用電量除以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每個部委的 EUI 基線取自 2018 財年至 2020 財年的平均值,以反映大流行後的混合工作安排。

圖源:today
報告顯示,2022 財年,公共部門的 EUI 為 120.4 kWh/m2,與基線相比增長了 1.3%。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共部門運營的正常化,以及一些部委擴大業務以加強新加坡的水和糧食彈性。公共部門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到 2030 年將 EUI 從基線水平降低 10%。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共部門正在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自 2021 年起,所有進行重大改造的新建和現有公共部門建築都必須達到綠色建築標誌白金級超低能耗標準。截至 2022 財年,有 39 座建築達到或超過標準,與 2005 年的水平相比,至少節省了 60% 的能源。
報告還介紹了一些政府機構和建築物為減少能源消耗而採取的綠色創新。例如,人力部在其服務中心的多功能廳和客戶服務區部署了被動置換通風空調系統。該系統採用自然對流過程,將冷卻空氣直接引導到地面,避免了對大廳上部區域進行冷卻的需要。報告稱,與傳統的頂擲系統相比,該系統的能源效率提高了約10%至15%,而對熱舒適性沒有任何影響。
03 減少碳排放
為了減少碳排放,政府機構正在探索使用替代低碳能源為運營提供動力的方法。到 2040 年,陸路交通管理局 (LTA) 將改用更清潔的能源公交車隊。到 2030 年,電動巴士預計將占這裡公共巴士車隊的一半。
為了利用太陽能並支持到 2 年部署至少 2030 吉瓦峰值 (GWp) 太陽能的國家目標,政府機構正在努力到那時實現至少 1.5 吉瓦的太陽能。
截至 2022 財年,建屋發展局 (HDB) 轄下約 3,300 座公共住房大樓和 161 座公共部門建築物已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組屋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能量用於在白天為電梯、燈和水泵等公共服務供電,多餘的能量被引導到電網。

圖源:雅虎
醫院需要熱水進行衛生、去污、消毒、餐飲服務和淋浴。黃廷方綜合醫院和裕廊社區醫院安裝了太陽能設備,將自然陽光轉化為熱源,以更有效地生產熱水。迄今為止,這兩家醫院每年已實現超過 900,000 kWh 的節能。這些能源足以滿足 220 套四房組屋一整年的電力需求。
04 減少用水量
2022 財年,公共部門的用水效率指數 (WEI) 或一個人每天使用的水量為 63.9 升,與基線相比增加了 0.8%,與EUI所採用的方法類似,基線被確定為2018財年至2020財年的平均值。

圖源:today
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 2022 財年公共部門場所的居住者和訪客數量增加,以及經濟逐步重新開放和活動增加,這導致整個行業的用水量增加。內政部報告說,該指數相對於基線的變化最大,增長了25.8%。
各機構也在探索更多提高用水效率的方法,一種方法是用非飲用水代替飲用水,例如用於灌溉、一般洗滌和冷卻,例如,外交部安裝了智能傳感器,雨水被收集在特殊的水箱中,在沒有下雨的情況下,灌溉系統將被打開,收集的雨水將用於澆灌該部大院周圍的植物和樹木。
此外,從2024財政年開始,本地的法定機構(Statutory Boards)也將發布年度報告,詳細說明他們在推動環境可持續性方面的努力,政府是在2021年推出綠色公共服務計劃,目標是最遲在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而公共領域則會提前5年在2045年實現這個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