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8屆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簡稱新蘇合作理事會)會議在江蘇南京如期舉行,這場會議由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和江蘇省長許昆林共同主持。新蘇合作理事會的聯合副主席、新加坡人力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江蘇省副省長方偉,以及來自新中兩國的近140名官員和商界精英共同參與了此次會議。

圖源:FACEBOOK
在去年,新加坡繼續保持著作為江蘇第二大外資來源國的地位。截至2024年6月底,新加坡在江蘇的投資項目已經累計超過4100個。與此同時,截至今年8月,大約有640家江蘇企業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累計投資額高達59億美元。到了10月底,江蘇在新加坡的新增投資項目達到161個,中方協議投資金額為4.6億美元。
中國企業以新加坡為落腳點 開拓國際市場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和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IBCC)在今年發揮了重要作用,助力48家中國企業成功在新加坡落地,包括蘇州中鑫新能源、博瑞生物醫藥以及知行汽車科技等公司,這些企業將利用新加坡作為基地,抓住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機遇。

圖源:FACEBOOK
在全球經濟挑戰的背景下,新加坡與江蘇之間的長期穩定合作關係依然為雙方帶來了互惠互利的成果,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和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作為新蘇合作的基石,新蘇合作理事會進一步推動了雙方的合作關係。本次會議再次強調了雙方對於深化合作的堅定承諾,特別是在綠色經濟和創新領域,雙方期望能夠繼續幫助更多新加坡企業在江蘇落戶,促進雙方的繁榮與發展。
在會議期間,雙方簽署了21項合作協議,涉及可持續發展、教育、數字化、醫療保健等多個領域,新加坡和江蘇在減少碳足跡和發展可持續經濟方面擁有共同的目標,雙方企業可以相互借鑑經驗,共同開發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新中合作在可持續發展及創新取得重要成就
在綠色經濟領域,新加坡企業也在江蘇不斷擴展其影響力。新加坡電池製造商新中能源(Durapower)在今年上半年在江蘇啟動了二期工廠的建設,該工廠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方面做出了大量實踐,成為其他工廠效仿的典範。
新蘇合作的兩個重要可持續發展平台項目——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和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都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新加坡公司進軍華東等其他地區的跳板。今年,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迎來了開發建設的30周年,而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正在努力打造南京首個零碳工業園區。

圖源:FACEBOOK
在創新領域,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與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共同收到了20多份關於新加坡—中國長三角(江蘇)產業創新合作計劃(JIC)第三輪合作項目的提案,旨在推動聯合創新項目的落地實施。
在前一輪的項目合作中,鼎石海洋工程有限公司(Keystone Offshore)與中石化新星江蘇華東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對新加坡地熱能資源的利用狀況進行了可行性研究,並計劃通過探索開發解決方案和發掘市場准入機會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合作關係。
除了經濟合作,新蘇合作還注重加強人文交流。許寶琨在會上指出,新蘇雙方在商業和青年領域的交流非常活躍,例如蘇州與新加坡律師事務所的交流項目,以及通商中國的青年實習交流計劃,這些人才交流項目是兩國建立新聯繫、加深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徑。

圖源:FACEBOOK
新蘇合作關係穩固且持續發展,雙方將繼續在綠色經濟和科技創新領域開展更廣泛、深入的合作。這些合作將為雙方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激發雙邊企業的發展潛力,為新加坡和中國企業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通過這樣的合作,新蘇雙方不僅能夠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挑戰,還能夠推動雙方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