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找出自身免疫疾病發生原因 有望研製新藥物預防疾病

南大研究人員找出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的原因 有望研發新藥物治療和預防這類疾病 (20/03/2024)
科研消息:本地和法國科研人員發現細菌和病毒如何促使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引發炎症,進而導致糖尿病和紅斑狼瘡等疾病發生的過程。這項發現有望研製出新藥物,更好的治療甚至預防自身免疫反應引發的疾病。記者謝詩盈報道。
本地和法國科研人員發現細菌和病毒如何促使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引發炎症,進而導致糖尿病和紅斑狼瘡等疾病發生的過程。
這項發現有望研製出新藥物,更好的治療甚至預防自身免疫反應引發的疾病。
南洋理工大學和法國土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用了三年的時間進行研究發現,人體細胞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後,細胞內的鉀離子低於一定水平時,就會啟動免疫反應,並釋放大量導致發炎的分子。
過往的研究表明,一種名為NLRP3的基因是導致一系列炎症疾病的原因。而兩所大學的科研人員首次證明:炎症是由皮膚、肺部和鼻子等人體器官中一對名為NLRP1和ZAKα的基因所控制。
帶領這項研究的南大李光前醫學院助理教授鍾雷說,這項發現有望研發出新藥物,為人類帶來福音。
"很多皮膚病是由自身免疫引起的,比如說牛皮癬、銀屑病。如果是在血液裡面的自身免疫會導致紅斑狼瘡,這些都是比較不容易治療的疾病。我們知道這些病人得病了之後的症狀,但是這些疾病最難的是我們不知道自身免疫的原因是什麼,現在很多已經存在的藥物都是治標不治本。我們希望我們的發現和其他領域的科學工作者的發現能結合在一起,在未來能開發出新的藥物,讓正常人不會得這些疾病。"
接下來,研究團隊將率先研髮針對銀屑病和濕疹的相關藥物,並希望在未來5到10年內面世。
這項研究已經刊登在《美國科學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