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2日訊)競選期2度道歉,工人黨原本出師不利,豈料成績出爐後,不僅保住後港和阿裕尼,還攻下盛港,創造歷來最好的成績,觀察家認為,有6大因素,讓工人黨創下最佳戰績。
據《新明日報》報導,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兼職講師陳添金博士認為,有6大因素讓局勢扭轉,包括工人黨對疫情議題拿捏得當、領導層成功更新、辣玉莎事件發酵、市鎮會事件的交代、候選人素質好以及強而有力的網上宣傳。

工人黨的阿裕尼集選區候選人畢丹星、莫哈默·費沙、嚴燕松、貝理安和林瑞蓮。(檔案照)
報導說,本屆大選在冠病疫情籠罩下舉行,有不少說法指危機下的大選,或促使更多選民傾向投執政黨一票,希望集中力量處理重大議題。
報導指出,各大政黨競選期間,在電視台舉辦的政黨辯論節目中,工人黨派出了林志蔚參加英語辯論,卻缺席了華語辯論,讓一些講華語為主的受眾感到意外以及不滿。
報導說,辣玉莎因之前曾在社交媒體發表的言論,結果被警方調查。針對2件事,工人黨都公開道歉。
報導說,原以為上述事件會影響工人黨的選票,豈料工人黨卻贏下了10個國會議席,比上一屆多出4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