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7歲巴士司機性侵繼女長達20年,為何不揭發?
1月11日,新加坡一名67歲的巴士司機因非禮自己的繼女長達20年,被判八年又九個月和八周的監禁。
...
被害的繼女已經33歲了...20年...是什麼讓這個女孩20年不敢揭發繼父的惡性...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被害人的描述,在自己親生父親去世之後,繼父成了當時租住在自己家裡的房客,並於1999年與母親結婚。
從那一年起,繼父便開始了對她長達20年的猥褻與非禮。
女子12歲那年(1999年),繼父在服用某藥物後,對她做出了不良舉動,讓她感到害怕與羞恥。
在那之後,繼父變本加厲,頻繁地溜進她的房間非禮她。

(圖:來源自網絡)
直到2013年,女子才將這件事情告訴弟弟,而弟弟建議她儘量鎖上房門。但這也只是減少了繼父非禮她的次數,同時隨著房門的鎖損壞,歷史又一次的重演了。
這讓女子感到十分絕望,但是因為害怕母親不相信,同時也不希望家裡因為自己而產生爭執,她只能默默承受,並認為解決這件事情的方式只有「結束自己的生命」或「等到35歲之後自己購買房子搬出去住。」
一直到2017年2月21日,繼父又一次的到她的房間對她進行非禮。實在忍無可忍的她於2018年2月23日,在弟弟和朋友的鼓勵下向警方報案。
在案件審理時,繼父稱因為第一次在做出這些不當行為的時候,女子並沒有反抗,從而導致他接下來的犯案。

(圖:來源自網絡)
12歲的少女,對於很多東西其實存在非常大恐懼和不安...
在心智不成熟的兒童或者少年時期,被性侵之後,容易罹患焦慮、抑鬱,創傷特異障礙:急性應激障礙或創傷後應激障礙。長期嚴重、持續、重複的侵害,可能會令受害人病情加重,且伴有人格改變。
癒合,不僅在於身體與心理,還意味著回歸社會。遭受過性侵的受害者,面臨著標籤化、污名化、冷漠、誤解…他們只能選擇逃離社會,只因無處容身。
性侵兒童案,不只是家庭的悲劇,還是社會的警鐘。
它的背後,是兒童防性侵教育的「留白」、家庭學校監管的「失守」、法律體系的盲點以及心理救助機制的缺位。

(圖:來源自網絡)
作為父母、老師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些都是不當的行為:
別人有意識地觸碰你的隱私部位。
讓你看帶有身體裸露的人像圖片、視頻。
把你帶到隱秘的地方,教你脫下衣服,撫摸你的身體。
讓你撫摸他身體的某個地方或看他的裸體或隱私部位。
強行親吻。
對孩子強調隱私部位只有爸爸媽媽、特別親近的主要看護者、醫生可以看,而也只能在幫你洗澡、擦屁屁、換衣服或者生病了去醫院檢查時才能看。其他人、其他時間、任何地點都!不!可!以!
尊重孩子的「身體主權」,告訴他們正常的愛撫應該是出於自願的。記得及時告訴他:你不願意,我就不碰你,這是你的權利。
不要以為請親戚或者熟人照料孩子,就是100%安全的。
不要讓孩子獨自和陌生人在封閉的環境中接觸。
教育孩子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
一旦遇到侵害,告訴孩子在公共場所要大聲呼救。可以摔東西來引起他人注意。
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要告訴爸爸媽媽。讓孩子確定父母會無條件地信賴他所說的一切,站在自己身邊。提醒孩子,如果有人說「這件事不許告訴家長」,那麼就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這一條提示,希望任何家庭永遠用不到。

(圖:來源自網絡)
但萬一不幸發生,請盡力保持冷靜,將傷害降至最低:
及時安排孩子至醫院檢查、治療,保證孩子身體的安全。
控制自己情緒的同時對孩子進行安撫,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支持和安全感。
耐心與孩子溝通,切記不能責備,全面了解侵害實情。
報警求助。
帶孩子接受全面的心理輔導。
最後,請記住,該受到懲罰的永遠是侵害者,不是你,更不是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