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全球反洗錢、反恐融資的壓力下,香港帳戶被大批量關閉,加之今年6月開始的香港動盪,很多中國人不得不尋找更安全、更穩定的地方。於是,與香港同為全球金融中心、外匯自由、政治穩定、經濟開放的 新加坡成為了首選。
最近,諮詢新加坡銀行開戶的數量快速增加,更多的中國人在新加坡銀行開立公司帳戶、個人帳戶。無論是開戶申請,還是帳戶維護,各種渠道信息有些雜亂,難免出現信息不對稱、不準確的情況。

01 坑No.1新加坡開戶,不需要材料?
很明顯的感覺:最近幾年,無論是去香港還是新加坡銀行申請一個公司帳戶,一定會被要求提供業務證明材料。銀行必須對所有客戶進行盡職調查,滿足KYC(know-your-customer)規則,對客戶公司業務背景、往來國家、資金流向等進行「摸底」。
另一方面,由於對客戶背景調查不充分等問題,已有多家國際性銀行被處以天價罰單,這也促進銀行機構加緊客戶背景調查。疑似有問題的銀行帳戶被拒開、被強制註銷,已經成為常態。
因此,去新加坡開立公司帳戶,無論是新加坡公司、香港公司、BVI公司還是其他地區公司,銀行要求提供證明公司業務的合同、invoice、提單或公司股東背景資料等。
提供相關資料,不僅可以證明自己良好的生意狀態,增加銀行的信任度,也會大大降低以後被突然註銷帳戶的風險。如果有人說,不用提供任何業務資料, 您要小心了!
02 坑No.2 新加坡開戶,不要求存款?
新加坡所有個人銀行帳戶、公司銀行帳戶,都有首次存款(initial deposit)和月均餘額(average balance)的要求。只是要求的金額不同。
新加坡銀行十分看重個人和企業的信譽和誠信度。

新加坡個人帳戶:對本地人存款要求低,對外國人存款要求高一些;
新加坡企業帳戶:對新加坡公司存款要求低,對海外公司(比如香港公司等)存款要求高一些。
當去申請開立帳戶時,銀行會認為,您已經同意銀行的首次存款等要求,並且有能力滿足要求。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銀行經理不會再專門提醒,而是首先相信客戶會自覺遵守。
新加坡銀行通常要求,在申請開戶的同時、或者帳戶開出之後1-2周內,存入足夠金額的首次存款。當然,銀行並不會時刻盯著客戶什麼時候存款,但是,也不會放任不存款的帳戶不管。
一般情況下,如果帳戶開立1-2個月,還沒有存款,或者長期處於月均餘額不足的情況,銀行經理可能會隨時 將帳戶強制註銷 ,將帳戶持有人判定為「不合格的客戶」。
03 坑No.3 新加坡帳戶,大筆錢隨便轉
在沒有外匯管制的地方開銀行帳戶,能夠獲得外匯自由進出的便利,做生意時省去了很多麻煩。
金融較自由與發達的地區,對銀行帳戶轉帳匯款管理比較寬鬆。比如新加坡銀行,對帳戶的每日轉帳金額,幾乎沒有限制,除非帳戶使用人自己特別申請轉帳限額。但是,這並不代表帳戶可以大筆錢隨意轉!
不合理的大筆資金快速進出 ,是疑似洗錢等違法行為的重要指標之一。出於對金融風險的監管責任,在申請開戶時,銀行已經依據提供的業務證明材料,將帳戶可能進出的資金量進行了大致的劃分,已經布下「紅線」,一旦超過紅線,就會觸發銀行內部「警報」。
04 坑No.4 新加坡公司,不需要交稅?
新加坡與香港一樣,都是採用「屬地徵稅」原則。因此,會有人說「新加坡公司免稅」,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
在香港,這稱作「地域來源原則徵稅」,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潤才須在香港課稅,而源自其他地方的利潤不須在香港繳納利得稅。

在新加坡,這稱作「外國來源收入免稅」,新加坡稅務居民可以享受對特定外國收入的稅務豁免。
一句話說明,就是 海外收入免稅 。
新加坡的銀行服務優質,金融風險低,帳戶安全性高,網銀使用便利。但,在大量中國企業和個人湧向新加坡銀行的情況下,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
銀行有權利挑選客戶、拒絕有風險或不配合的客戶。
新加坡開放程度高,但內部管控謹慎,極其重視個人誠信。
新加坡銀行反映速度非常快,對任何疑似風險帳戶,絕不手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