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又有新型變種病毒 BQ.1和BQ.1.1有多危險?

示意圖(圖:CNA/Gaya Chandramohan)
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毒株XBB毒株才剛帶來新一波疫情,本地上周又出現感染新型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Q.1和BQ.1.1毒株的冠病病例。
這四起病例都是從境外輸入,衛生部正在密切留意新型變異毒株的相關信息,以及新型毒株在本地社區的傳播情況,若有重大進展就會發布消息。
BQ.1和BQ.1.1是什麼?
BQ.1和BQ.1.1今年7月份在奈及利亞(Nigeria)被發現,屬於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5的亞型毒株,如今已經在50多個國家出現,包括歐洲和北美。
根據我國衛生部針對其他國家的觀察,BQ.1和BQ.1.1毒株可能比之前的BA.5亞型毒株更具傳染性,但是沒有證據顯示這兩種新型毒株會造成更嚴重的病症。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科研生物資訊研究院院長莫勒-斯特羅(Sebastian Maurer-Stroh)博士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BQ.1是BA.5.2經過幾次變異而成的變體,BQ.1.1則比BQ.1多了一次變異。
莫勒-斯特羅指出,BA.5.2仍是全球最主要的毒株,但BQ.1.1已經占據近幾周排序樣本的10%,並且持續增加。
BQ.1和BQ.1.1傳播性有多強?
BQ.1和BQ.1.1近幾個星期在紐約快速傳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超過16%的確診病例感染的就是這兩種毒株。
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Anthony Fauci)表示,BQ.1.1變種毒株特別擅於躲避先前感染或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
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警告,到了11月中旬至12月初,預計過半的歐洲病例都將是這兩種毒株所造成。
BQ.1和BQ.1.1是否會在本地掀起新一波疫情?
莫勒-斯特羅指出,未來幾周,全球相信將會出現更多BQ.1.1病例,但這個情況在本地可能不會那麼顯著,因為新加坡剛經歷一波疫情,人口的免疫程度普遍也比較高。
他指出,BQ.1.1如同最近幾個新型變異毒株,更容易造成感染,甚至是再次感染,但致病力應該不會更強。
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冠病疫情技術部門負責人范克爾霍夫(Maria Van Kerkhove)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目前沒有留意到病例的嚴重程度出現改變,現有的疫苗仍然是有效的,但是人們需要提高警惕。
衛生部表示,新的二價疫苗將比原來的疫苗更能夠產生能夠對抗新型冠病變異毒株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