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南洋理工大學的傑出教授高華健(Gao Huajian)被正式授予由ASME(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布的2021年Timoshenko獎項,以表彰對他在應用力學領域研究貢獻的最高認可。
碩果纍纍的科研歷程

頒獎儀式,來源:NTU
近日,南大的傑出教授高華健獲得了由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的Timoshenko獎章,成為了64位國際先進科研者中的一員,該傑出名單里還包括了南大校長Subra Suresh。
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固體力學家,高華健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工程和生物系統中的納米力學、多層次材料力學、金屬玻璃的力學性能等。

值得一提的是,高教授對於科研的濃厚興趣使他在1982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學位,而在這段本科教育開始時,他年僅15歲。
後來高教授進一步深造,於1988年獲哈佛大學工程科學博士學位。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金屬材料研究所所長、美國布朗大學終身教授等,並且在中國、德國、美國的等國家科學院均做出了頗有建樹的研究貢獻。

圖源:en.sjtu.edu.cn
在三十年的科研生涯里,高教授發表了500多篇論文,其多學科研究成果不止一次獲得ASME的殊榮,今年獲得的獎章也這是他在應用力學領域獲得來自國際的最高認可。

圖源:ASME
ASME學術圈常客
實際上,高教授除了作為ASME提名的傑出科研人員之外,他還是該機械工程師協會的常駐成員和嘉賓講師。在去年疫情期間,高教授就多次在網上組織了線上研討會。

圖源:youtube

圖源:imechanice.org
想要成為高度認可的科研人員,不僅需要過人的學術底蘊,而且更加取決於個人的科研態度、社會責任感、以及人格魅力。而高教授本人也強調了,支持他在漫漫科研路走下來的,還有一顆時刻想要探索的心。
保持好奇和童心
據高教授回憶,從小他就喜歡在閒暇時間凝視著天上划過的飛機和鳥類,常常疑惑為什麼物體不同卻都能飛行,以及能夠飛行背後的驅動原理。
這大大小小的困惑和求知慾也就成為後來陪伴高華健從學者到教授成長路上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初心。

圖源:eurekalert.org
「我就像一個有很多好奇心的孩子,和我的同事一起工作,去弄清除一些分散的數據,並且把所有數據結果清晰呈現,這過程就像是講述一個故事,能成為科學家真是太好了。」
高教授補充道,「我總是覺得我在學習新事物,獲得新知識,這就是讓激動人心的地方。做實驗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實際上讓我保持年輕」。
祝賀教授!!

圖源:egr.uh.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