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被「男友」騙1300新元購買iTunes卡,然後又為韓國夢中情人購買機械材料,前後掏出1萬4000餘新元,退休婦女為愛沖昏頭,兩度墜愛情騙局。

已退休的中年婦王女士去年6月在臉書上結識一名叫安迪的男子,兩人聊了5個月後,對方要求她幫忙購買價值50新元的iTunes卡。
王女士對iTunes卡不熟悉,遵從對方指示購買後,對方便將數額增加至250新元。
有一次她到烏節路購買iTunes卡後,安迪稱卡已經過期,王女士返回便利商店跟職員爭論時,驚動警員上門,當時警員曾警告她這是個騙局,但她執迷不悟。
安迪陸續向她索取更多錢,又不斷延後見面日期,她才確信對方是騙子,但已被騙走1300新元。
今年5月7日,王女士又透過臉書認識一名自稱阿爾文的男子,對方稱父親是韓國人、母親是馬國檳城人,他則住在雪梨。
她稱,阿爾文溫文爾雅,非常關注她的生活,她也直接挑明曾被騙過,還跟對方說若談及錢,他們就連朋友也做不成。
怎料,阿爾文也稱自己是投資騙局的受害者,兩人之後相談甚歡,王女士逐漸信任和愛慕對方。
阿爾文後來稱,在泰國進行一個項目,需要王女士幫他查看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的價格,並給了她一個公司的聯繫。
王女士搜索該公司確認屬實後,著手幫忙聯繫對方訂購200公斤的貨,錢由阿爾文支付。
連續進行兩筆交易後,阿爾文說需要再購買100公斤的材料,但他只有5萬3000澳幣(約4萬7000新元),連一半都支付不了,於是向王女士求助。
王女士跟公司成功接洽後拿到貨,但運費和經手費需要他們支付,她一時心軟便匯了6155新元給公司。
專程飛曼谷
驚覺一場空
專程飛曼谷見對方一眼,才驚覺全是一場空。
王女士說,阿爾文隨後又稱需要購買稀釋劑,要額外支付約15萬新元,但她已經沒有錢,最終跟公司協商以一半的價格購買。
她事後在6月27日花了650新元飛到曼谷,要看到工地和阿爾文,才肯借錢給他。
期間阿爾文各種推脫和迴避,而公司又向她施壓,說有其他顧客要稀釋劑,她需要支付訂金鎖定材料,所以她先後支付了2000新元和6000新元。
最後放棄飛回新加坡前,她心灰意冷地撥電罵對方是個騙子,事後也在簡訊不斷咒罵,而阿爾文則承認說:「是,我是騙子,你能拿我怎樣?」
警方正式接獲通報,並已展開調查。
向教友 牧師借錢資助騙子
為資助騙子,退休婦跟教友和牧師借款3000新元。
王女士說,她人在曼谷時,銀行戶頭的錢所剩不多,為了支付剩餘款項只能向教友和牧師分別借了3000新元,也跟親友借了5000新元。
「我真的不能再借錢了,不然我之後也還不了。」
她也說,雖然親友說無需歸還這筆錢,但她指一人做事一人當,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因此堅持每個月償還一筆費用。
「男友」以裸照威脅匯款
去年墜入騙局,「男友」還用裸照威脅她匯款。
王女士稱,2022年跟騙子聊天過程中,對方曾向她索取裸照,當時她沒想那麼多,隨手發了幾張看不見臉的裸照。
等王女士拆穿對方的身份後,騙子威脅她稱,要她購買價值500新元的iTunes卡,否則會把裸照發給她的前夫和兒子。
她當下驚慌不已,立即聯繫警方,警方則建議她忽略簡訊,後來騙子也就罷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