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白皮書,擬定分布式帳本上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s)、代幣化銀行存款和穩定幣等數字貨幣的使用條件,MAS也將發布展示意向貨幣(Purpose Bound Money,簡稱PBM)概念的軟體原型。該原型讓匯款人能夠在不同系統進行數字貨幣的轉帳時指定條件,如有效期和商家類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日在文告中說,白皮書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義大利和韓國中央銀行,以及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聯合制定的。
白皮書的內容包括概述從發行到贖回PBM的技術規範,以及支持PBM的數字貨幣的接口程序。白皮書也涵蓋僅在履行服務義務或使用條款時,才能轉帳的安排進行編程的業務模式。
PBM協議旨在與不同的分類帳技術和貨幣形式配合使用,它使用戶能夠使用他們選擇的電子錢包供應商訪問數字貨幣。使用通用協議,可以在多個系統中使用相同的基礎設施,使用不同電子錢包供應商的利益相關者無需定製即可將數字資產相互轉移。
目前,新加坡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正在測試「意向貨幣」的使用情況:

在線商務:亞馬遜、FAZZ和Grab正在合作開展一個涉及在線零售支付託管安排的試點系統。這樣,只有當顧客收到所購買的商品時,付款才會發放給商家,從而為雙方提供了更大的保證。
可編程獎勵:DBS、Grab、FAZZ、NETS和UOB將嘗試使用基於PBM的現金返還和其他激勵措施來改善消費者體驗,同時減少商家面臨的摩擦,例如銷售收入的手動核對和開展新銷售活動所需的時間。
PBM 白皮書以 MAS 的蘭花計劃(Project Orchid)為基礎 ,旨在鼓勵新加坡的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間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使用數字貨幣的設計考慮因素。為了支持持續的開發和學習,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也從即日起,公開相關的開原始碼(open source codes)和原型軟體,供公眾使用。開原始碼和原型演示了如何使用 PBM 將數字貨幣嵌入到託管安排中,這可作為促進不同平台間互操作性的參考模型。政策制定者、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利用開原始碼和原型來促進他們的實驗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