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否理財或炒股,這段時間只要你在新加坡,一定聽說了「富途」或「Moomoo」這個名字。
席捲各大中英文媒體,登上巨型廣告牌、遍布地鐵站,傳達著同一個信息:2020年股價狂翻20倍、衝破200億美元的中國網際網路券商頂流——富途(和它帶著的免費蘋果股),來新加坡了。

(隨處可見的巴士上的富途廣告)
前有阿里騰訊位元組先來新加坡,後有新一代頂級網際網路券商富途也來了新加坡,它們究竟看中了新加坡什麼?
一路橫盤到一飛沖天
「富途」的名字,對於A股玩家來說興許陌生,因為它一開始,聚焦就在港股和美股。
創始人李華是騰訊前18號員工,也是一名活躍的美港股投資者。30歲前就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他,選擇了從騰訊辭職,並開始試著把自己的專業網際網路研發和興趣炒股「碰一碰」。
碰撞的結果就是今天的富途。

(富途創始人:李華)
做網際網路,沒有人質疑李華;但是做要拿牌照的券商,外界一開始並不看好。
好在2012年,富途終於在香港拿到了1號牌照,並在之後的幾年拿下了美國的11塊、新加坡的3塊牌照 ,來自騰訊和紅杉的投資也相繼而來。
2019年3月,富途正式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成為第一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券商。
只不過,上市後的股價一直徘徊在20美元徘徊。
直到2020年12月。

疫情帶來的全球資本市場熱潮,再加上中概股扎堆回港帶來的一大批打新用戶,為鋪墊多年的富途帶來了爆髮式增長。
根據富途2020Q4及全年財報的數據,富途總用戶數突破1300萬人,交易額破1000億美元大關,付費用戶在2020年增加了160%,而且付費用戶留存率高達98%,可謂逆天!
2020年初時,富途的股價還在10美金徘徊,在2021年,富途的股價一度漲上200美金,短短一年時間,股價翻了足足20倍。
從香港到新加坡
2019年3月7日,富途在美國上市的前一天,富途美國公司正式啟動。
2020年,富途制定了「遠航者計劃」,正式開始國際化布局。
2021年Q1,富途出海新加坡。
雖然富途的用戶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在國際化布局之初就來到了新加坡,必有深意。
香港和新加坡同為國際化大都市,富途在香港一飛沖天,是否能在新加坡走出國際化道路上紮實的一步呢?

(香港證券交易所前)
從數據上看,香港有200萬散戶,其中21萬是富途用戶。新加坡有100萬散戶,且擁有相當高比例的美股投資者。
同時,兩地投資者資金豐厚。光是2020年第一季度,從香港和新加坡兩地流入美股的資金就高達200億美元。
由此可見,富途在新加坡擁有巨大的市場,更不要說以此為基點,可以逐步撬開的東南亞市場。
新鮮的投資體驗
對於習慣了新加坡傳統券商的投資者來說,富途的用戶體驗可謂新鮮。
首先是交易速度快。以前買美股會有十幾分鐘的延遲,常常錯失最好的交易節點。富途的報價是即時的,據官方說是能控制在毫秒級別。
其次是可以全線交易。富途有35個牌照,常交易的美股、港股、A股和期貨都有。而且一個帳號就能完成所有操作,省去了切換平台的麻煩。
富途上還自帶分析。每隻股票點進去都有圖表和資金流向分析,還能看到評級報告。以前想要了解一隻股票,只能自己谷歌,費時費力。現在有了這些資料,做起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就容易多了。
另一個點是佣金低。傳統券商每筆交易的佣金普遍較高,幾十到幾百新幣都有,導致用戶本來就沒賺到多少錢,還交給了券商不少佣金。這和傳統券商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不無關係。新一代的網際網路券商讓代碼取代了人工操作,也就有可能壓縮佣金。富途這邊不僅佣金低,現在還有90天港股、美股、新加坡股票免佣金的優惠福利。
最後但卻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資金安全。富途拿到了新加坡金管局(MAS)的牌照,資金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除了是一個交易平台,富途也是一個集新聞資訊、社交於一體的一站式投資平台。
江湖傳言,李華的朋友圈曾有這樣一組數據:2020年,他一年登陸富途APP 364天,平均每天登陸65次,最晚登陸時間4點29分。
除了泡在富途上,他還是身價幾十億的「客服」葉子哥(李華在富途社區的ID名,李華英文名為Leaf),經常和用戶互動,幫用戶解決問題。
或許正是這樣的投入,為富途帶來了極高的用戶粘性,和每天超過15萬條的UGC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