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尾獅身像是新加坡的一個噴水雕塑,也是新加坡最著名的標誌性景點,幾乎所有人來到新加坡旅遊,一定都要和它合張影。

魚尾獅身像是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館館長布侖納設計的,新加坡旅遊局在1966年把魚尾獅註冊為它的商標,並於1971年委託著名華人雕塑家林浪新塑造成為一座獅子頭、魚身、魚尾的雕塑。


整個雕塑高8.4米,獅子頭頂部長2.3米、寬1.7米,身重40噸,非常雄偉壯觀,雕塑現坐落在新加坡魚尾獅公園內。魚尾獅公園是目前新加坡面積最小的公園,它位於新加坡河河口。在大魚尾獅身像後面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小的魚尾獅身像高2米、重3噸,兩者在一起的畫面非常溫馨。

魚尾獅身像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新加坡的一個古老傳說,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4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王國」,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海上航行時遇到風暴,船漂流到這個島上,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於是為此島取名「新加坡」,因為這個詞語在梵文中即「獅城」的意思。而魚尾造型浮泳於層層海浪間,既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同時也象徵著當年飄洋過海,南來謀生求存的祖祖輩輩們。


現在新加坡一共有4座魚尾獅身像雕塑,據說在魚尾獅公園裡的是媽媽和一個孩子,在聖淘沙島上那個是爸爸,另外還有一個孩子在花芭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