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1日訊)「宴席之王」千禧集團受疫情重創,老闆指10酒樓近8個月無法開門迎客,欠下百餘萬元(300逾萬令吉)租金,遭遇23年來最大挑戰,但相信可以力挽狂瀾,近半酒樓如今重開並轉型做任點任吃自助餐。
千禧集團老闆符祥安(70歲)告訴新加坡《新明日報》,他經營本地最大型的宴會場所,疫情前多家酒樓的宴會廳可同時容納千人,承辦過許多會館等團體的大型晚宴,也是舉辦大型婚禮的熱門場所。然而受疫情影響,從2月到10月基本沒有營業。
「因為一路來,集團75%都是靠宴席,20%靠旅行團,只有5%靠的是門客。但疫情後宴席不能辦,旅行團來不了,只是靠外賣支撐,生意額減少了9成多,10間店鋪已經欠下超過百萬元的租金,集團遇到創辦23年來最大的挑戰,自己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符祥安。
但隨著現在本地疫情病例減少,婚禮人數逐步擴大,千禧集團旗下的4家酒樓已於近一個多月內相繼開放。昨天,位於巴耶利峇的千禧樓在疫情後首次開門迎客,符祥安在店內受訪時說:「接下來會以每周一間的速度,讓所有分店在農曆新年前重開。」
此前已復業的包括大巴窯的歡喜樓、武吉巴督的樂滿樓以及嘉賓達街(Carpenter Street)的金囍樓。
符祥安介紹,現在酒樓主打任點任吃的自助餐,並給出許多優惠吸引顧客,但目前這只能讓酒樓減少虧損。「宴會和餐館其實還是有很大差別,宴會的廚師習慣烹飪固定8道菜色的工作流程,因此現在為了準備菜單,還特意請了10多名新廚師。」
針對此前傳出的裁員傳言,符祥安予以否認,並指疫情期間工作量大減,雖然員工時薪沒減少,但工作時間縮水導致收入下降,有員工因此離開,但隨著各酒樓逐漸恢復營業,許多員工都回來了,在疫情前集團有200多人,現在也有約150名員工。
符祥安一邊說自己是善待員工的好公司,一邊向記者介紹正在千禧樓工作的員工,許多都是超過20年的老員工,其中有的從1998年千禧集團第一家酒樓開業以來就一直追隨公司。

許多老主顧得知千禧樓昨天開門迎客後上門捧場。
夫妻檔打拚凡事親力親為,23年從未踏出國門度假,心血都投入酒樓中。
符祥安原本經營建築機械生意,因談生意經常帶客戶上酒樓吃飯,後來正好碰到一家酒樓老闆收檔他就頂替下來,這一做就是23年。
他說,雖然現在有10家分店,但公司並沒因此設立許多部門,這些年來一切都是自己跟太太以及兒子親力親為,酒樓經理只負責酒樓本身的運營,所有宴會都是自己在安排。
「酒樓全年無休,大年初一也營業,自己和妻子為了酒樓,連護照都沒有,23年來都從未出國。」
往年這個時候年夜飯已賣一半,老闆希望能進入解封第三階段放寬至8人,好開啟預定。
符祥安希望在農曆新年前所有酒樓恢復營業,也希望尾牙宴和年夜飯能提振他們的生意,賺一些錢,償還拖欠業主的租金,「不過現在還無法決定那時的限制是5人還是8人,因此遲遲無法推出菜單售賣,希望能早日迎來放寬至8人的好消息」。
他也說,今年各酒樓也會做外賣的年夜飯,「或許有家庭還是會擔心疫情,不願出門慶祝,因此我們會將宴席送上門,這也是這麼多年來的首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