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新加坡出台了一項新政策,2021年新加坡將全面禁止人造反式脂肪在食品中的應用,這些食品包括脂肪、油類、預包裝食品在內的所有食品,缺少了這項成分,可能食物的口感會變差,但是會吃的更放心更健康。
什麼是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是人造脂肪,來自經過部份氫化的植物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是反式脂肪的一種。1903年,德國化學家威罕·諾門(Wilhelm Normann)把植物油氫化,後來這種氫化的植物油被稱為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大大延長了食品的保質期並提升口感,因此受到很多食品製造商的青睞。
反式脂肪「藏」在哪些食物里?

它經常出現在零食(薯片、爆米花等)、烘焙食物(蛋糕、餅乾等)、速食(方便麵)和抹醬、奶精(花生醬、即溶咖啡等)中。
為什麼要禁止使用反式脂肪?

大量研究表明,過多攝入反式脂肪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據說每日多攝取4克的反式脂肪,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會增加23%!而世界衛生組織(WTO)曾經在2018年發表過一份聲明,每年大約有50萬人,因為攝入反式脂肪過多而死亡。
所以,反式脂肪在少數國家中被嚴格管制,很多國家也要求食品製造商必須在產品上標註是否含有反式脂肪。
新加坡出台新政策

新加坡衛生部6日宣布,新加坡將從2021年6月起在食品中全面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新加坡目前限定脂肪和油類中的人造反式脂肪含量不得超過2%,現有規定幫助新加坡人均每日反式脂肪攝入量從2010年的2.1克降至2018年的1.0克。
聲明說,新加坡目前已有6家食品公司承諾,到2020年6月將完全不使用人造反式脂肪,比政府提出的禁令早一年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在新加坡,不含反式脂肪或每100克僅含有少過0.05克反式脂肪的食品,都能擁有「更健康選擇」標籤。
認識到反式脂肪對人體的危害後,國際上很多組織和機構已經開始在控制反式脂肪的使用。
201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行動指導方案,計劃在2023年之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目前,已有多國宣布在食品中禁用人造反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