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年輕一代尤其是女性,面臨著越來越多來自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的多重壓力。
能「萌化人心」的寵物越來越俘獲女性的心,擼貓遛狗正成為更加溫柔細膩的女「鏟屎官」們消愁解壓的生活新「標配」。

寵物越來越正成為都市打工人消愁解壓的生活新「標配」。但是你知道嗎,在新加坡養寵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01 棄養寵物觸犯法律
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指出,根據以往趨勢,兔年會掀起一陣養兔潮,跟著就是一陣棄兔潮。
本地有更多人養寵物,半途棄養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去年就有200多起遺棄寵物的事件。
社交媒體近來不時曝光虐待或拋棄動物的惡行,引起關注和討論。11月30日晚上,就有13隻兔子被人塞進兩個塑料箱後遺棄在金文泰4道第305座組屋樓下。


BLUE SKY
針對動物虐待或被遺棄的行為,當局從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間,每年平均調查近1200起虐待動物事件,經過調查後,高達95%的事件其實並不屬於虐待。
這些案件可能是寵物或社區動物引起的不愉快,又或者是寵物從高處墜落、動物打架或交通意外等。
至於動物與獸醫事務組著手調查、疑似遺棄寵物的事件,從2017年的180起上升至2018年的225起和2019年的230起。疑似遺棄寵物的案件在2020年和2021年稍微下降,但仍分別有215起和225起。
根據動物和飛禽法令(Animals and Birds Act),沒有妥善照顧寵物(包括遺棄寵物)一旦罪成,初犯者可被判罰款最高1萬元、監禁最長12個月,或兩者兼施。若虐待寵物或動物罪成,初犯者可被判罰款最高1萬5000元、監禁最長18個月,或兩者兼施。
根據動物與獸醫事務組的文告,2017年來,當局共計向87人發出警告信,對113人處以罰款。另有40人被被提控後罰款,23人判處有期徒刑。
PET
調查發現,這些案件大多來自公眾的糾紛、或因寵物導致的摩擦,也有部分涉及動物非虐待相關的死亡,如:意外從高處墜落、與其他動物打架或交通事故等。其他接獲舉報的個案還包括無許可證者進口或販售動物。

動物與獸醫事務組關注所有與動物福利保障有關的案件,並進行調查,起訴虐待動物或未給寵物提供合適照顧的人。
根據寵物飼主的動物福利準則(Code of Animal Welfare for Pet Owners),所有飼主須為寵物提供合理的居住環境、食物和水,並且確保寵物處於安全舒適、乾淨衛生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中,有足夠的空間進食、休息或躲藏。
常見的違規案例有:遺棄寵物、養貓沒有封窗、將倉鼠兔子等小型哺乳動物置於住所外等。
為防止貓兒從高處墜落,養貓者應在住房採取安裝紗窗、防護門等措施,避免貓咪因好奇而躍出窗外墜亡。

一些倉鼠或兔子的飼養者往往因氣味、空間限制、家人反對等因素,將寵物放置在住所外。寵物面對惡劣的天氣、樓道的噪音、路人推車的撞擊、或者食用路人投喂的食物均會危害寵物的健康。此外,不少飼主將未絕育的寵物進行配種繁育,進而發布廣告售賣寵物幼崽,從中賺取利潤。
為確保寵物的健康與福利,飼養並展示待出售的寵物須申請寵物店執照,飼養供商業出售的動物,須申請寵物農場執照。持執照者須遵守發牌條件並定期受檢。
02 嚴格的從業標準
本地寵物飼養與寄宿業者明年4月起將面對更嚴格的從業標準,包括須為退休的繁殖犬提供適當的歸宿,並要允許買家在購買幼犬前先看過生育它的繁殖犬。
國家公園局屬下動物與獸醫事務組(Animal & Veterinary Service,簡稱AVS)宣布最新的執照標準,適用於本地25個持執照的農場飼養和寄宿業者,另約50家在商業場所營運的寄宿業者也必須開始申請該執照。
新標準下,繁殖狗類的飼養業者必須在繁殖犬退休後照顧它們,包括繼續在農場內照顧這些狗兒,或為它們尋找新的歸宿。買家在購買幼犬之前也有權利通過書面要求,請飼養業者允許他們查看飼養處和生下幼犬的繁殖犬。其他規定包括禁止近親交配和繁育有遺傳缺陷的犬只,以及更頻繁地記錄每隻寵物的健康狀況及交配和繁殖信息。
寄宿業者方面,則只能收留健康及已經施打規定疫苗的動物,並每天為它們進行身體檢查。另外,沒有相關經驗的員工也必須完成寵物照料和管理課程。
所有寄宿業者都得在明年4月前申請新執照,20個農場飼養業者則無須另外提出申請。

AVS從2019年開始檢討寵物業行內標準,諮詢了獸醫、業內人士和動物權益組織等利益相關方,並展開兩次公眾諮詢。
AVS將在東海岸和碧山成立寵物社區小組,以加強推廣和教育工作,並有意在日後拓展這項計劃。
03 租屋養寵有規定
新加坡對在住宅中養寵物是有限制的,私宅和政府組屋在這方面的條例也不一樣。
在政府組屋區,由於受到空間的限制,住戶只能飼養一隻狗。根據建屋發展局規定,在組屋裡飼養的狗兒體積不能太大,被批准的狗兒品種共有62個。
此外,組屋區不允許養貓。當局指出,把貓留在屋內一般上都不容易,如果讓它們隨意走動,可能在公共場所造成脫毛或撒尿的問題。它們的叫聲也會對鄰居造成困擾。
私宅對飼養寵物的條例似乎不像組屋那麼嚴格,當局允許人們在私人場所飼養最多三隻狗,也沒有列明不能養貓。不過,私宅管理委員會一般上會決定區內允許養哪些寵物,以及它們可以在哪些範圍走動。
在動物和飛禽法令(Animals and Birds Act)下,狗主必須向國家公園局屬下的動物與獸醫事務組(Animal & Veterinary Service,簡稱AVS)申請執照以及遵守當局的條例,否則會被罰款最高5000元。
他們必須遵守的條例包括讓狗兒持有執照並植入晶片、在公共場所為它們系上狗繩,以及不能讓它們隨意走動。
不同私宅對寵物的限制有別。媒體幾年前報道,位於基里尼路的Residences@Killiney規定只有體積小、能抱入懷中的寵物才能乘搭普通電梯,體積較大的狗必須搭運貨電梯,引來一些居民的不滿。
不少家庭尤其是家中有幼童的居民反映,大型犬進入電梯會造成安全隱憂。
此外,有些公寓規定寵物不允許進入兒童遊樂場。不過,近年也有一些私宅看準愛寵物人士的市場,專為這些動物打造設施和提供服務。
若私宅內沒有這類寵物設施,或可選擇住靠近公園或海邊的公寓。例如,位於東海岸一帶的私宅如翠灣園(The Bayshore)和旭日灣(Costa del Sol)就相當受寵物主人的歡迎。

如果是租房子,則須注意一些屋主可能會要求租戶出示狗兒接受絕育手術、受過訓練或已注射疫苗等的證明。
養寵物已是現代生活的新趨勢,無論是住私宅或組屋,最重要的是寵物主人要有公德心,居民與小動物才能和睦共處。
飼養寵物是終身承諾,主人必須對它負責,尤其是在新加坡還要遵守相關規定,大家在飼養寵物之前一定要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