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簡訊被標識「潛在詐騙」 1200多家機構註冊「白名單」

從1月31日起,所有使用發送者身份發送手機簡訊的機構都必須註冊,否則簡訊將標識為「潛在詐騙」。截至1月本地已有1200多個機構註冊。
這家物流公司每天都會發送1萬則手機簡訊給用戶,由於盜用物流公司名義的詐騙案猖獗,公司從11月開始註冊,加入登記系統。
智和物流管理執行總監許雙如說:「我們用簡訊目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效率,跟客戶溝通。我們根本不用他們的資料有了這個登記系統我們就在白名單里,他們就對我們比較有信心。
從下個星期二開始,所有沒有在登記系統註冊的機構,發送簡訊時就會呈現為「Likely-SCAM」,也就是潛在詐騙。這整個過渡過程長達六個月,過後他們的簡訊將會被攔截。
如果機構想要加入,須先支付500元的費用,每年還得再繳付200元的年費,這讓一些中小型企業止步。
美容院運營經理陳佩佩說:」我們的營業模式不需要用到簡訊,一般用戶都是用Whatsapp來聯絡我們或者是Instagram,然後有些就是用其他的平台,對我們來說應該是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受訪專家則認為,雖然登記系統有助減少詐騙案,但公眾還是需要提高警惕。
安博普網絡安全首席營收長邵榮鵬說:「科技發達很快,我覺得還是會有人有辦法繞過這個系統。就是說他不用註冊,他也還是不會被攔截。還是要多留意。」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表示,自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去年3月設立後,手機簡訊詐騙案減少了64%。在舉報的詐騙案中,手機簡訊詐騙就占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