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新加坡兩年一度的航空展在今年首次回歸到疫情前的規模,吸引超過11萬名海內外訪客。此次會展共創造3億9100萬元的經濟效益,與2022年的1億3200萬元相比,大幅增長196%,創下航空展歷來最高經濟收益。新加坡旅遊局預計該領域將在明年延續增長趨勢。

圖源:FACEBOOK
多場會展人數超越疫情前水平
近日,新加坡旅遊局聲稱,本國會展與旅遊業在疫後出現強勁復甦,預計這個領域將在明年延續增長趨勢,其中有好幾個大型展銷活動是首次在新加坡亮相。
與此同時,本地主要售票服務商SISTIC提供的數據顯示,公司今年已為約1600場演出售票,演出場次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比去年的1800場少了11%。今年的演出中,25%是演唱會,預計明年演出行業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據悉,旅遊局今年3月已開展新的全球市場營銷活動,把新加坡定位為「全球最佳會展城市」,而這一年舉辦的會議、獎勵與會展活動多姿多彩,包括2月的新加坡航空展、4月的亞太國土安全大會科技峰會,以及11月的世界建築節等。
針對會展領域明年的展望,新加坡旅遊局對此表示樂觀。旅遊局展覽與會議執行署長傅啟川聲稱,今年新加坡會展領域強勁反彈,2025年預計在疫後這股積極勢頭之上將進一步發展。我們可以期待一系列豐富的活動,包括幾個首次登場的展覽,如亞洲健康科技會展2025,以及亞洲生命科學智囊會展2025。

圖源:FACEBOOK
此外,旅遊局也預計,出席明年會展的人數將繼續突破紀錄,更多會展的參展人數將超越疫情前的水平。例如,今年4月舉行的首屆「亞太國土安防及軍警裝備展覽會暨TechX峰會」,參展人數創紀錄,共吸引350多家國際參展商和超過1萬名政府官員、業界和學術界代表參與。
而業界人士也對明年會展與旅遊業的展望持有信心。新加坡會展組織者和供應商協會會長愛爾蘭指出,對這個領域的許多企業而言,今年是不錯的一年,在強勁市場基本面和更多機遇的推動下,協會有信心2025年將進一步取得成功。
據他觀察,不僅是協會本地會員推出新的會展,來自中國和印度等海外市場的主辦單位也前來新加坡辦活動。例如,展示最新軟體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印度軟體科技博覽會——新加坡會展2025」將在明年8月舉行。
兩項措施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會展與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疫情暴發前,這個領域直接或間接提供了超過3萬4000個就業機會,為本國經濟貢獻38億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0.8%。同時,會展活動也帶動了航空、旅遊、餐飲、零售與娛樂等其他行業。
除了會展活動,演唱會是另一個近年在島國掀起旋風的盛事活動。今年可說是星光閃耀,除了泰勒絲,到新加坡開唱的還有英國酷玩樂團、台灣天團五月天,以及英國才子歌手艾德希蘭等。
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顯示,最靠近演唱會場地的商場,包括國家體育場和室內體育館的購物中心,如嘉龍威購物廣場,以及加冷娛樂廣場等,這些商場的旅客流量在演唱會期間大幅度增加,顯著比一年前熱鬧許多。
售票服務商SISTIC發言人透露,過去兩年,在本地舉辦的演唱會和活動較疫情前大幅增加。著名表演者展開全球巡演之際,新加坡以強大的購買力和世界一流的設施,成為亞洲國家中一個具有吸引力的站點。

圖源:FACEBOOK
不過,考慮到新加坡可供舉辦大型活動的場地有限,這個領域的增長可能會受到限制。面對激烈競爭,主辦單位給表演者的出價更高,這可能會推高成本,讓這個運作條件難以持續。此外,消費者有更多娛樂選擇,也可能對演唱會產生疲倦感。
目前,國家體育場和新加坡室內體育館是演唱會的主要舉辦場地。國家體育場最多能容納5萬5000人;室內體育館最多能容納1萬5000人。
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旅遊局今年還推出兩項開創式舉措,旨在促進可持續旅遊業發展,並支持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
一是推出全球可持續旅遊委員會景點準則,這是全球首個專門為景點設計的全球標準,這個準則將在2025年完成認證機構的引入和認證,景點預計可在2026年初申請這個準則認證。
二是推出《會議、會展與獎勵旅遊場地可持續發展手冊》,這是一份全面指引,旨在為會議、會展與旅遊場地提供實際可行的建議,以提高能源效率、廢物管理和節約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