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跨國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分公司,究竟是為什麼?
國土面積很小的新加坡,卻已經成為了世界一流的科技中心,
全球眾多跨國公司都爭先恐後在新加坡設立亞太區域總部。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發表的數據顯示,
全球排名前100位的科技公司中,
有80家在新加坡設有分支機構,並且正在加大投資力度。

(圖片來源網絡)
2017年,新加坡在彭博創新指數中排名世界第六,
領先於日本、美國以及中國(第21位)。
房地產諮詢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的一項研究表明,
新加坡已經成為了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
百度和騰訊海外投資的首選目的地。

(圖片來源網絡)
而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
也在新加坡擁有規模完善的區域業務中心。

(圖片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中美貿易戰也間接地提升了新加坡的吸引力。
在中美你來我往的關稅之戰背景下,
兩國間有大批量貿易往來的企業,
無一不在尋找規避關稅的渠道。
對此,最合理的舉措是將首當其衝的組裝和生產業務搬離中美兩國,
轉移到更安全的商業生態集群中。
而新加坡憑藉極具前瞻性的經濟政策,成為了一個理想之地。
新加坡能成為區域性的創新中心和樞紐,吸引全球企業進駐,有五個關鍵點:
1透明開放、連接全球
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坐落於亞洲的核心地帶,且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能夠通達全球,連接中西。
2自由貿易協定(FTA)
新加坡擁有500多萬人口,市場規模雖小,卻簽署了22個雙邊及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
3數字貿易和數據友好
中國於2017年推出的《網絡安全法》,要求外國公司必須將數據存儲在中國本地的伺服器。

(圖片來源網絡)
這意味著,有關部門能夠實現對各公司的數據訪問。
與之相比,新加坡沒有施加此類限制。
4人力資本和專業人才
新加坡政府正致力於將勞動人口轉變為精通技術的專業人才。
5地緣政治避風港
新加坡已經建立了基於西方規則框架的出口管制和許可協議框架,
非常適合準備採取圍欄策略的跨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