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空氣品質在昨天進入不健康範圍,當局警告,由於印度尼西亞熱點數量的增加,霧霾條件可能會在本周末惡化。這是自2019年9月以來,新加坡首次出現不健康的空氣品質。

圖源:法新社
霧霾危機的原因
霧霾是指由於大氣中懸浮的細小顆粒物(PM)或其他污染物而導致的能見度降低和空氣品質下降的現象,PM是指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PM10)或2.5微米(PM2.5)的顆粒物,PM2.5被認為是最有害的,因為它們可以穿透肺部深處,引起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新加坡霧霾危機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森林火災,這些火災通常是由當地農民或公司為了開墾土地而故意或無意地引發的,由於乾旱和風向不利的天氣條件,這些火災很難控制和撲滅,火災產生了大量的煙霧和灰燼,隨風飄向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鄰國。

圖源:法新社
根據國家環境局(NEA)的數據,蘇門答臘島的熱點數量在周五(10月6日)顯著增加,達到212個,而周四為65個,周三為15個。衛星圖像顯示蘇門答臘島南部和中部有煙羽和霧霾,周五下午風向改變,將一些較輕的霧霾吹向新加坡,並導致空氣品質惡化。
截至周六下午1點,新加坡東部和中部地區的24小時污染物標準指數(PSI)分別為114和104,PSI是根據PM2.5等污染物的24小時平均濃度水平計算的,PSI讀數為101-200屬於不健康範圍,國家環境局建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
NEA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如果火勢持續且風向不利,周末可能會發生霧霾影響新加坡。」
霧霾危機的影響
霧霾危機對新加坡的環境、健康、社會和經濟都有不利影響。
環境方面:霧霾導致能見度降低、天空變暗、太陽輻射減少、溫室效應增強、酸雨形成等,這些影響會破壞生態系統、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土壤和水體的酸度、加速全球變暖等。
健康方面:霧霾對人類和動物的呼吸系統、眼睛、皮膚、心臟等都有危害,霧霾中的PM2.5可以引起咳嗽、喉嚨痛、流鼻涕、眼睛發炎、皮膚過敏等症狀,長期暴露於霧霾中,還可能導致哮喘、支氣管炎、肺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霧霾還會影響免疫系統,增加感染和傳染病的風險。
社會方面:霧霾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許多戶外活動,如運動、旅遊、野餐等,都受到限制或取消,一些學校和工作場所也採取了預防措施,如關閉窗戶、開啟空氣凈化器、提供口罩和眼藥水等,霧霾還會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導致焦慮、抑鬱、恐懼等情緒。
經濟方面:霧霾對新加坡的經濟活動也有負面影響,一些行業如旅遊、餐飲、零售、交通等,會因為客流量減少而損失收入,一些企業,如建築、製造、農業等,也會因為工作效率降低而增加成本,霧霾會增加醫療支出和社會福利支出,減少稅收收入。
應對霧霾危機的措施
為了應對霧霾危機,新加坡政府成立了跨部門的政府霧霾工作組(GHAT),負責協調和執行應急計劃,政府還與印度尼西亞政府保持溝通和合作,共同解決火災和霧霾問題。

圖源:國家環境局
政府還向公眾提供了及時和準確的空氣品質信息和建議,通過網站(www.haze.gov.sg)、手機應用程式(myENV)和每日霧霾諮詢等渠道,政府向各個部門,如醫療機構、學校和工作場所等,發出了防範指南,提醒他們在空氣品質惡化時採取適當的措施,特別是保護更多弱勢群體。
公眾也應該關注空氣品質信息和建議,並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活動安排做出相應的調整。公眾應該儘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劇烈運動,公眾應該在室內開啟空調或空氣凈化器,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圖源:法新社
公眾應該佩戴合適的口罩,如N95口罩,以過濾PM2.5顆粒物,公眾應該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及時就醫,特別是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等嚴重症狀。
新加坡霧霾危機是一個嚴峻的環境、健康、社會和經濟問題,需要政府和公眾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以減輕其不利影響,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期待印度尼西亞政府能夠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消除火災和霧霾,恢復區域內的空氣品質和生態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