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地企業的經營成本多年居高難下,雖然企業營收展望較為樂觀,但盈利也因此承壓。2024年,有高達75.6%的本地企業感到經商成本上升,已是連續第三年高於70%。此外,缺乏合適勞動力的挑戰,依然是本地企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圖源:FACEBOOK
經商成本上升導致盈利預期下降
近日,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向2025年財政預算案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建議政府協助企業緩解經商成本問題、平衡針對本地與海外的勞動力政策、促進中小企業掌握綠色經濟契機的能力建設等內容。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高泉慶表示,面對日益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華總商會的建議旨在提高本地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應對短期挑戰。我們呼籲(政府)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勞動力生產率。
報告顯示,2024年感到經商成本上升的本地企業占比高達75.6%。相比2021年時的57.3%,該數據已是連續第三年高於70%。此外,受訪企業中認為成本沒有變化的為20%,與去年持平,僅4.4%感到成本壓力在2024年有所緩解。
整體來看,本地企業對2024年的營收展望並沒有特別悲觀,共有70.9%受訪企業預期營收能企穩或同比上升,其中有33.4%預期營收或實現增長。但由於經商成本壓力,企業的盈利預期則稍顯謹慎。

圖源:FACEBOOK
調查顯示,在預期2024年有盈利的企業中,僅43%左右預期2024年盈利將高於去年。此外,在預期2024年有虧損的企業中,認為今年會由盈轉虧的企業有30.7%,另有40.9%認為今年公司的虧損面將進一步擴大。
不出意外,「經商成本上升」在2024年位列本地企業最關注的三大問題之首,占比73.2%。其次分別為「缺乏合適勞動力」(54%),以及「業務向增長領域轉型」(37.6%)。在勞動力挑戰方面,調查指出有35%受訪企業說,無法吸引或留住具有所需技能的本地員工,34%認為挑戰在於人力成本上升(包括外國員工成本),另有24%認為招聘外籍員工難度上升。
積極運用新技術緩解人工成本壓力
事實上,企業也在積極應對「用工難」的挑戰,最普遍的是採取自動化或數碼化轉型來緩解人力壓力,有42.7%受訪企業選擇這樣做。其他應對舉措,還包括雇用並培訓有經驗員工、雇用本地臨時員工、將非核心崗位外包等。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指出,總商會將繼續幫助本地企業進行轉型和採用科技,來降低對人力的依賴,以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圖源:Reuters
在商業轉型方面,新加坡企業的海外擴張意願依然顯著。今年有82%的受訪企業說,將維持或加強他們的國際化力度。他們最感興趣的海外市場分別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有海外擴張的企業中,今年有64%面臨海外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還有53.5%面臨對當地市場了解匱乏的問題。
報告還指出,多數新加坡本地企業能認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但在實踐層面,企業們還面臨著成本過高、認為企業生存優先級更高、缺乏相關能力或資源等阻礙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