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來聊聊新加坡的「生育大事」。
2024年2月18日的最新數據出爐了,40-49歲的女性中,只生一個娃的比例高達25.1%,比20年前的16.6%可是高了不少。沒孩子的女性比例更是從2004年的7.1%飆升到了15%,20年翻了一倍!而生三個或更多孩子的媽媽們,比例從33.5%驟降到18%。
在新加坡,不同數量的娃可是有不同的「意義」哦:生一個——是對爹媽、社會輿論、婚姻關係的一個責任與交代。生兩個——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歡孩子,或者爹媽催得特別緊。生三個——要麼是某些熱愛多生的種族或宗教信仰,要麼就是真·有錢有閒沒處用。
和過去一家出來遛圈,一對父母帶四五個孩子不一樣,如今一家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的情況在新加坡更為普遍!

初步數據顯示,2024年整體生育率只有0.97!和2023年一樣維持歷史低點。這聽起來似乎已經是老生常談,但要知道,去年可是龍年!一直被生育大軍們奉為最熱門的新生兒生肖年份。而2024年新加坡全年僅有30800新生兒出生,僅僅比2023年的30500新生兒多了300人……
新加坡未來人口曾經是李光耀臨終前最擔憂的問題,一度攪擾得他夜不能眠。一句俗話說得好: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李光耀也曾經預言:新加坡的人口問題——可能無法用錢來解決。如今,這一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朋友們,這生育率低得讓人揪心啊!咱們是不是該想想辦法,讓新加坡的「娃」多起來呢?不然,未來的新加坡,可真是要「人丁稀少」了……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

「房價讓我只能買得起鞋盒,哪有地方放嬰兒床?」
新加坡的房價可謂是「寸土寸金」,年輕人可能連自己的小窩都買不起,更別提為未來的寶寶準備一個舒適的房間了。與其說「不生」,不如說「不敢生」——畢竟,誰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住在「鞋盒」里呢?
「工作壓力大,996已經讓我沒時間談戀愛了,更別說生孩子!」
新加坡的工作文化競爭激烈,年輕人常常面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加班、熬夜、趕項目已經是常態,談戀愛都成了奢侈品,更別提生孩子了。很多人可能會想:「我自己都還沒活明白,怎麼教孩子?」
「養孩子貴得讓我懷疑人生,奶粉錢比我的咖啡預算還高!」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高,教育、醫療、育兒費用更是讓人望而卻步。從奶粉到學費,每一項開支都像一座大山,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很多人可能會調侃:「我連養貓都嫌貴,更別說養孩子了!」

「我想追求自由,不想被『媽媽』這個身份綁架。」
現代年輕人更注重個人發展和自由生活,很多人不想被「父母」這個身份束縛。他們可能更願意去旅行、學習新技能或者追求自己的事業目標,而不是把時間都花在育兒上。畢竟,人生苦短,誰不想活出點精彩呢?
「環保主義者:不生娃是我對地球最大的貢獻!」
一些年輕人認為,減少人口增長是緩解環境壓力的重要方式。他們可能會說:「地球已經不堪重負了,我就不添亂了!」這種環保意識也成為他們選擇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
「單身不香嗎?為什麼要結婚生子?」
單身文化在新加坡年輕人中越來越流行,很多人覺得單身生活更自由、更輕鬆。他們可能會說:「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為什麼要結婚生子?」這種心態反映了他們對傳統家庭觀念的重新思考。
新加坡年輕人不生孩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壓力、生活成本的現實問題,也有個人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選擇。無論如何,這都是他們對自己人生的一種主動規劃,而不是被動接受的結果。希望社會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催促「生娃」!
政府催生操碎心
新加坡的「多子女家庭計劃」大揭秘
新加坡政府在生育這件事情上,真的是操碎了心!在2月18日國會發表的2025年財政預算中,特別推出了「多子女家庭計劃」,試圖用真金白銀來「誘惑」家長們多生幾個娃。
但說實話,政府似乎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些壓根不想生的人,再多的金錢補助也未必能打動他們。
於是,他們聰明地將目光轉向了那些已經生了一個或兩個的家庭,頗有一種「生都生了,那就再多生兩個吧」的意味!

多子女家庭計劃:從「一胎」到「三胎」的跨越
新的預算案中明確表示,從即日起,生下第三胎或更多孩子的家長,可以在每個孩子一歲至六歲期間,陸續獲得16000新幣的額外補助金!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足夠給孩子們買一堆奶粉、尿布和玩具了。而且,這個「多子女家庭計劃」是持續性的,預計政府每年將為此計劃支出額外8000萬元!
看來,新加坡政府是真的下血本了。
兒童培育戶頭:從5000到10000新幣的「起步津貼」
每名新加坡孩子,只要父母為他們開設兒童培育戶頭,都可以獲得5000新幣的起步津貼。
而2月18日起出生的孩子,只要是三胎或以上,那麼起步津貼則直接翻倍至1萬新幣!
這筆錢可以用來支付學前教育和醫療開銷,簡直是為家長們減輕了一大筆負擔。

保險儲蓄補助金:一次性5000新幣的「福利」
從2025年2月15日起,產下第三胎或者更多孩子的母親,可以憑每個新生兒獲得5000新幣的保險儲蓄補助金。
這相當於給媽媽們送了一份「保險大禮包」,不僅保障了孩子的未來,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壓力。
多子女家庭補助券:每年1000新幣的「日常補貼」
家長們可以在第三胎以及之後每一胎的孩子1-6歲期間,獲得1000新幣的補助券,幫助日常開支。這些電子補助券將通過LifeSG手機應用發放,方便快捷,隨時可用。
SG60嬰兒大禮包:建國60周年的「特別禮物」
針對2025年出生的寶寶,政府還特別準備了建國60周年的嬰兒禮包,裡面包括:一本相冊、一套積木、一個幫助寶寶自主喝水的吸管杯子、吃飯用的嬰兒圍兜、限量版的兔子毛絨玩偶、故事書、玩具、背包以及特別設計的拉杆箱和日記本。
這簡直就是為寶寶們量身定製的「大禮包」,既實用又有紀念意義。

託管費大降價:從640新幣到610新幣的「降幅」
託管費是學前兒童最大的支出之一,從2025年開始,主要業者和夥伴業者經營的學前中心,每個月的收費頂限將各降低40新幣。全日制的託兒服務中心的收費頂限將降至640新幣和680新幣!
而且到了2026年,這一收費還將繼續下降30新幣,也就是說會達到610新幣和650新幣!如果再算上基本託兒的津貼,雙薪家庭為每名孩子支付的託兒月費將降低300新幣,而中低收入的家庭還會支付更少!
這無疑是為家長們減輕了一大筆經濟負擔。
結語:政府努力了
但現實依然無情
可以說,新加坡政府已經在「提高新生人口」這件事情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現實卻繼續沿著李光耀的預言無情地推進。
或許在20年前,金錢的激勵對新加坡人來說有更強的效果和刺激,可當下:住房越來越小,生多娃夠不夠成長?
成本越來越高,生娃的支出只會越來越大?學校越來越卷,補習、私教、興趣班的錢更是天文數字?生活已經很累了,放過彼此吧……
新加坡移民風口來臨!
新加坡,這個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國家,近年來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多項移民政策,以吸引全球人才來此定居和工作。
如果你正考慮移居新加坡,以下是一些適合的移民方式,或許能為你打開一扇通往「獅城」的大門。

01
技術移民(Employment Pass)
技術移民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移民方式之一。如果你在科技、金融、醫療等領域有一技之長,那麼申請Employment Pass(就業准證)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加坡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IT、工程和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專家。
申請成功的話,你不僅可以獲得工作機會,還能享受新加坡的高品質生活和優厚的福利待遇。
02
創業移民(Entrepreneur Pass)
如果你是個有創業夢想的人,那麼Entrepreneur Pass(創業准證)可能是你的理想選擇。新加坡政府鼓勵創新和創業,提供了多種支持措施,包括資金支持、稅收優惠等。
只要你的商業計劃能夠通過審核,並且有潛力為新加坡經濟做出貢獻,你就有機會獲得創業准證,並在新加坡開展自己的事業。
03
投資移民(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
對於有雄厚財力的投資者來說,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全球投資者計劃)是一個快速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的途徑。
通過在新加坡進行大額投資(如房地產、企業股權等),你可以申請成為永久居民。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你享受到新加坡的穩定經濟和優越生活環境,還能為你的財富增值提供更多機會。
04
家庭團聚移民
如果你有直系親屬已經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那麼通過家庭團聚移民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家庭觀念,提供了多種家庭團聚的移民途徑。無論是配偶、父母還是子女,只要符合相關條件,都可以申請來新加坡與你團聚。
05
留學移民
對於年輕人來說,留學移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新加坡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學生。

通過在新加坡的大學或學院就讀,你不僅可以獲得優質的教育,還可以在畢業後申請工作準證,進而申請永久居民身份。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環境和國際化視野,也為留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和生活體驗。
06
特殊人才移民(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
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和影響力,那麼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海外網絡與專才准證)可能適合你。
新加坡政府歡迎全球頂尖人才來此發展,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還是企業家,只要你的成就能為新加坡帶來積極影響,你就有機會獲得這一準證,並在新加坡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不僅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穩定的政治環境,還提供了多種移民途徑,以滿足不同背景和需求的人群。無論你是技術大牛、創業先鋒,還是投資達人,總有一種方式適合你。
希望這些信息能為你提供一些啟發,助你在「獅城」開啟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