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警察部隊的反詐騙指揮處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措施,不等待受害者被騙後才介入。在今年上半年,他們與本地銀行合作,及時採取行動,向騙案受害者發送了6900條簡訊,幫助逾5700人保住了超過3900萬元的資金。
新加坡警察部隊在2023年上半年公布了詐騙和網絡犯罪數據。自從去年3月開始運作以來,反詐騙指揮處已與超過90家機構合作,包括本地和海外銀行、信用卡或轉帳卡公司、虛擬貨幣業者等。他們在必要時迅速凍結帳戶,並追回受害者的損失款項。
在今年1月至6月期間,反詐騙指揮處根據反詐騙中心的報告,已經成功凍結了超過9000個銀行帳戶,並追回了約5080萬元的資金損失。這些措施有助於防止騙案的發生,保護了受害者的財產。
商業事務局反詐騙指揮處助理局長葉葛心助理警察總監說,反詐騙中心利用科技加強當局打擊詐騙的能力,並從3月起採用自動化機器人流程,在受害者墜入騙案時及時警告他們,勸阻他們停止轉帳。
超五成受害者年齡介於20歲至39歲
儘管當局沒透露今年上半年的騙案受害者人數,但年齡介於20歲至39歲的受害者,占了總人數的50.8%,其中超過三成更是墜入求職騙局。統計顯示,年齡介於40歲至59歲的受害者占32.1%;60歲及以上的受害者則占11.7%。
今年上半年的五大類型詐騙案分別是求職、電子商務、冒充朋友電話詐騙、釣魚和投資,占詐騙案總數的83.8%。當中,冒充朋友電話詐騙從去年同期的633起激增約四倍,達3855起,涉及的款項也從去年的310萬元上升至1260萬元。
就最近備受關注的惡意軟體相關詐騙而言,警方在今年上半年收到了超過750起報案,涉及的款項至少達到1000萬元。在這些案件中,有11起涉及未經授權提取公積金存款的情況,導致至少21萬8000元的損失。
幸運的是,在那些牽涉到公積金存款的案件中,反詐騙指揮處採取了快速行動,成功追回了約8萬8000元,從而將損失降低到大約13萬元左右。這些舉措有助於減少受害者的經濟損失,維護了公眾的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