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鮮出爐」的預購政府組屋(簡稱BTO)竟然有200處甚至300處缺陷?
這類報道最近在新加坡媒體和社媒上時有所聞。
是這個年代的新屋主更精明且挑剔,花了錢就得買個完美組屋,不能容忍一丁點瑕疵?
還是新屋主如今都懂得聘請專業「缺陷質檢員」,對方得人錢財與人消災當然要交足功課?
或是絕對不讓自己吃虧的新加坡人,既然有一年的保修期,建築承包商會免費修補屋子裡的任何缺陷,當然要「物盡其用」?
還是因為預售組屋採用「搭積木」法興建,工廠出品,手工不夠精細?
最最最重要的是:若真有如此多缺陷,屋主該擔心房子的質量嗎?

預購組屋單位將採用預製體積建設技術(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簡稱PPVC)建造。PPVC技術類似於「搭積木」建築法,在工廠里預先製造和組裝有內牆飾面的模塊單位(modular units),再送往建築工地搭建而成整棟組屋。這些模塊單位包括臥室、客廳、防空壕、廚房等,還未運到工地組裝前已貼好地板和內牆飾面、窗框並刷上一層底漆。按理說,預製構件使用了科技,做工應該更標準化。(聯合早報)屋子貼滿小紙條就代表質量「漏洞百出」?
上周,有登加預購組屋的新屋主在TikTok上載一個視頻,顯示屋子貼滿「缺陷質檢員」所找出的無數個缺陷的標記。乍看下,鏡頭拍到的是數量驚人的藍色小貼紙,難免讓人覺得缺陷太多了,不應該是新屋交房時應有的狀態。
@tengahchacha We engaged a defect checker company for defect checks and visited our home after..guess what’s the result? Please don』t be too shocked #tengah #tengahbto #singaporehdb #plantationvillage #plantationgrange #sgreno #sghome #renovation #tengahplantation ♬ original sound - Tengahchacha
不過拍視頻的屋主提醒網民說,
剛交付的預購組屋以及新公寓,若有聘請「缺陷質檢員」,滿屋貼滿貼紙的這一幕,是很常見的。
缺陷質檢員只要看到不完美的地方,就會貼上貼紙,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不過,一般都是表面的瑕疵、屬於小問題,並非嚴重的缺陷。至於,屋主是否要接受不完美的瑕疵,則要自行決定。
受訪的缺陷質檢員指出,
新屋主不能有過高的期望,因為沒有房子是100%完美的。整體而言,本地新落成單位的建造標準是令人滿意。
缺陷檢查公司Uncle Defect SG的負責人Jay Ng解釋說,
即使是工廠生產,都無法保證每個單位都是完全一樣。何況,搭建房子還是得依賴人工,裡頭涉及很多變數。每個工人的手法都不一樣、自身有不同的局限、每人的技能水平也不一樣、項目地點也不同、因此每個組屋單位的交付狀態自然會略有不同。有些業主想要完美的狀態,我們會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能的。
缺陷質檢員標記的「缺陷」多少取決於客戶的要求。
Jay說,對於那些想要標記「每一個缺陷」的人來說,一般都能找到200到300個貼紙。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都是表面缺陷,如牆壁略不平整,門縫稍不均勻,水泥灌漿不均勻等。
若屋主只想知道需要緊急修補的重大缺陷,那麼通常只有20到30張貼紙。這些缺陷可能是:
門窗無法完全關閉
窗框有凹痕
窗有裂痕
門把手鬆脫或壞了
馬桶和水龍頭漏水
空心磚
插座和其開關不對齊
地面凹凸不平導致積水
另一間缺陷質檢公司Lacasa Consultancy and Assessment的負責人Jerry Lam也說,
通常情況下,如果一面牆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地方,我們只會貼一兩張貼紙告訴業主整面牆都是凹凸不平的,而不是在牆上貼幾十張貼紙。」
不過,如果牆壁只有少數瑕疵,就會在每處貼上貼紙,來識別這些瑕疵,主要是用來協助承建商定位瑕疵,以便進行整改。
話雖如此,缺陷質檢公司Absolute Inspection的負責人Tan Wee Kwang說,有些預購組屋項目的質量真的比較好,找到的缺陷也比較少。
他說,即使在同一個項目中,也不是每個單位的工藝質量都是一樣的,所以有些會更好,有些會有更多缺陷。作為缺陷質檢員,我們的目標是根據建屋局所設定的建築質量評估指數系統(CONQUAS)進行徹底檢查,而不是故意雞蛋裡挑骨頭。
CONQUAS是建設局用來衡量建築物質量的獨立標準,包括建築物的發展、設計、建設、操作和維修等方面的表現。
既然缺陷如此之多,「缺陷質檢者」非聘請不可嗎?

貼上藍色貼紙的是所找到的瑕疵或缺陷。(Lacasa Consultancy and Assessment臉書)
缺陷質檢服務在過去五年里越來越受歡迎,根據組屋單位的面積和檢查的全面程度,價格從200到700新元不等。
不過缺陷質檢行內人士Jay坦言,除非你覺得單位內紕漏百出,否則真沒必要請專業人士進行缺陷檢查。
他並不是故意自己砸飯碗,他解釋說,屋主其實可以自己檢查的。只要上網請教谷歌大神,就有很多關於如何展開缺陷檢查的視頻。只不過,自己檢查會花更長的時間,別忘了事先還得先研究如何檢查。
如果你有很多疑問,還是請缺陷質檢員會更有效,因為他們只需約兩個小時就能搞定。
紅螞蟻就有朋友自己檢查,花了好幾天才完成。
如何整改這些缺陷?
缺陷質檢公司負責人Jerry說,第一輪檢查通常由缺陷質檢公司的團隊進行。
之後,他們會與建築服務中心(Building Service Centre)見面,給他們指出找到的缺陷,對方確定都是缺陷後,就會進行整改。完成整改後,會進行最後檢查,來核實缺陷都已得到令人滿意的修補。
Tan Wee Kwang舉例說,如果是插座傾斜,很容易就能重新對準。但如果房子有重大問題,如牆壁滲水,這類問題就比較棘手,難以整改,也有再次發生的風險。
自2005年起,建屋局會在每個新組屋發展項目的樓下設立建築服務中心,為期一年,來就地提供屋主支援及建議。
領取新屋鑰匙後,屋主可享有一年的維修缺陷責任期(Defects Liability Period)。在這期間,可向建築服務中心投訴,建築承包商有責任修補屋內的任何缺陷。
建築服務中心回復媒體表示,冠病疫情前和疫情後,所接獲的缺陷通報並沒有增加。
屋主通報的缺陷多數涉及木質表面、牆壁、瓷磚刮花或有極細裂紋。約九成的缺陷都能在14個工作日內整改,不影響建築安全和結構穩定性。
頻頻傳出BTO缺陷多多,組屋質量是否下降了?
冠病疫情導致建築工程延誤,當局為了趕進度沒有把關質量?
《今日報》詢問建屋局疫情前後,本地預購組屋項目質量是否有差別時,建屋局發言人說,所有項目都持續獲得很高的建築質量評估指數。 平均分數甚至從2007至2019財政年的92分,上升到2020至2022財政年的95分。
建築質量評估指數滿分100,85是合格指數。
Jay指出,根據他檢查建築物缺陷的經驗,公寓單位缺陷的嚴重程度更令人擔憂,例如在單位內發現黴菌和真菌。
「我們曾經在一個公寓單位里遇到過長蘑菇的情況,這意味著水已經從某個地方滲漏出來了,這是我們在組屋單位內從未見過的情況。」

公寓單位也通常會貼滿缺陷貼紙。(商業時報)
他解釋說,缺陷的數量和嚴重程度因項目而異,也因單位而異。這取決於承包商、開發商和分包商的管理與施工過程。
一些承建商和發展商較為嚴謹,在交付單位給業主之前,會有自家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例如他們會有自己的質量團隊先進行檢查,無形中業主在領取鑰匙後,發現缺陷的情況也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