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會見人民活動本周可恢復
新加坡環境局在8月9日宣布,議員會見人民活動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可恢復,且人數增多至50人。
自阻斷措施4月落實以來,議員面對面會見人民的活動(MPS)不被允許,議員們大多呼籲民眾改以電話或電郵方式聯繫。直到10日當局才進一步放寬措施。
對此,阿裕尼集選區議員嚴燕松,也發文宣布將在本周三(12日)恢復會見選民活動,不過會將優先服務對冠病風險較高的年長者。活動也將有15名志工協助工作, 並做好防疫措施,包括佩戴面罩。
優先服務年長者,也是確保他們有管道能向議員反映他們的問題。
與此同時,為減少活動的人流量,嚴燕松呼籲會用電子設備的居民,仍可繼續透過線上方式如WhatsApp或電郵方式聯繫。

淡馬錫控股中止增持吉寶企業股權
淡馬錫控股決定中止增持吉寶企業股權的部分收購獻議。
吉寶企業(Keppel Corp)8月10日披露,收購方因集團的最新業績已經不符合重大不利變化(material adverse change,簡稱MAC)條款,因此決定取消於去年提出的部分收購獻議。證券業理事會(SIC)也不反對收購方這麼做。
淡馬錫是於去年10月通過旗下Kyanite投資控股,提出以約40億元有條件增購吉寶部分股權的獻議,打算將持股增至51%。
可是,吉寶最近發布的第二季業績顯示,集團已不符合有關條款的先決條件。其中一個MAC先決條件是吉寶企業過去12個月累積凈利須超過5億5690萬元。不過,第二季業績顯示,它過去12個月已累積虧損1億6470萬元。

新冠疫苗研發 四大關鍵問題
據報道,目前全球已有至少165個疫苗研究正在進行中,包括,美國、英國、印度、中國以及新加坡。其中,將近30個研究已經進入人類實驗階段,包括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與美國藥劑公司共同研發的疫苗。
1.最快能在明年底前有冠病疫苗嗎?
國際疫苗研究所總幹事Jerome Kim博士說,其中六個極可能研發出冠病疫苗的實驗室,目前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的實驗:「這些疫苗都證實對猴子有效。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確認疫苗能有效避免人類感染冠病。」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重點研究項目副主任黃英勇博士認為,這些實驗室都有研發其他病毒疫苗的經驗,例如,牛津大學曾經就中東呼吸綜合徵、伊波拉以及基孔肯雅症進行大量研究。
2.最快研發出的冠病疫苗是否安全?
Jerome Kim博士說,研發出的疫苗進行人類測試的最後階段一般需要10至15年,不過現在冠病疫苗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被研發出來,進行人類測試的階段就縮短至六個月。
他表示:「雖然研究員今年將進行數以千計的人類測試,不過我們無法確定這些數據到底是否足夠顯示人類適用疫苗的安全性。因此疫苗研發人員應該延長追蹤接受疫苗病患的觀察期,確保他們沒有任何副作用。」他建議該把追蹤期延長多兩年或三年。
黃英勇博士強調:「在爭取成為最先研發疫苗以及研發出對的疫苗兩者之間,應該以後者作為最先考量。」
3.各國是否有得到疫苗的相同權益?
黃英勇博士說,各國以各自利益為先是必然的,「優先注射疫苗的國家,將可以最快解除封鎖和防疫措施,重啟正常經濟活動、比其他沒有疫苗的國家更快恢復。」
印度製藥聯合會總幹事Sudarshan Jain認為,獲取疫苗權益方面必定涉及政治:「或許成功研發疫苗的國家的國民,會要求他們應該優先獲得疫苗。」
Jerome Kim博士說,各國政府或許可以為年長者、前線醫護人員以及一些本來就有疾病、在感染病毒後更容易病重或死亡的人士,優先注射疫苗:「這或許只占全國人口20%,所以無需一次過爭取為所有人獲取疫苗,而是先讓這群人先接種疫苗。」
4.注射疫苗後,一切就能恢復正常嗎?
大部分專家認為,就算有了冠病疫苗,冠病也不會就此消失。黃英勇博士說:「目前有太多人感染冠病,因此它不會消失。而且冠病病毒來自動物,我們無法為所有動物注射疫苗。」
「冠病偶爾會再爆發,尤其是當疫苗注射率較低的時候,這就是挑戰所在。」
Jerome Kim博士說,再過五年,假設冠病疫苗注射率達到60%至70%,我們或許可以說:「我們已讓人口得到保護,不會面對爆發冠病疫情所帶來的後果。」
「到時,或許會有人出現發燒、咳嗽或呼吸道的冠病症狀。不過其他人不會因此而受感染,因為到時已經有足夠的人口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