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有500多萬民眾在此生活,馬來人,印度人,華人都是新加坡必不可少又璀璨奪目的組成部分。這樣一個各民族融合的地方,使得新加坡的美食,是豐富多彩,互相融合。

各式各樣的小吃,甜點和飲料布滿了各個飲食中心。有些甚至將這些國民小吃搖身一變,端上了國際舞台的星級餐廳。這些美食不僅代表著新加坡,也是歷史的車輪印。記錄著新加坡的歷史,也代表著新加坡人靈活變通的性格。




常常有朋友問我,你覺得最能代表新加坡的食物是什麼?我沒辦法對此做出回答,因為在我心裡有一大串菜名,它沒有最高級,只有比較級。接下來我們就來試一試一起動手製作,你心裡的新加坡美食吧!
1

叻沙 又稱Laksa,是一道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像這碗叻沙一樣。正宗的新加坡加東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叻沙濃辣的口味極具挑戰性,淺嘗一口,似乎耳朵里都噴出火來,味蕾完全被濃郁糾結的鮮味、辣味、咖喱味所侵占。 所需主料 油麵100g,鮮蝦200g,油豆腐100g 魚餅100g,魚丸100g,雞蛋1個 所需輔料 綠豆芽30g,蝦干30g,姜50g 椰子粉調味包,叻沙風味醬,辣椒調味料 製作步驟:
將蝦倒入水中煮熟,撈出放入冰水過涼,使其保證肉質緊實,剝出蝦肉備用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青椒動漫
熱鍋加一點點油,放入薑片煸香,放入蝦殼和蝦頭,炸出蝦油
鍋中加入煮蝦的水,轉小火煮20分鐘
取一個深鍋,放入蝦干,干炒一下,再一邊過濾一邊倒入蝦湯
加入叻沙醬和椰子粉,充分攪拌化開,調至大火,煮開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青椒動漫
放入油豆腐和魚丸,調至中小火,慢慢熬煮,叻沙湯底就熬好了
綠豆芽摘好洗凈,魚餅油炸之後,切成片,再準備一個對半開的白煮蛋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青椒動漫
燙熟麵條和綠豆芽,一起裝入碗中,擺上魚餅,魚丸,蝦和雞蛋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青椒動漫
最後澆上熬好的叻沙湯底,就大功告成了
如果喜歡辣味重一點,可以放一點辣椒調味料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青椒動漫
2

雲吞麵 作為早期移民來新加坡的廣東人來說,應該是家庭必備的食物之一。對於不太了解廣東文化的人來說,應該不了解雲吞麵最重要的其實是湯底。講究湯底、面、雲吞,三者的融合。少了大地魚的雲吞麵,就是沒有靈魂的雲吞麵。 所需主料
鹼面,雲吞皮,青蝦,豬骨,豬肉 所需輔料 韭黃少許,雞蛋1個,豆芽,大地魚乾 食鹽,胡椒粉,花椒粉,香油,醬油 製作步驟:
大地魚乾在火上烤一下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大咖
將青蝦,排骨,豆芽,魚乾放入鍋中加水煮開,撈起浮沫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大咖
豬肉蝦仁剁成沫,並把豬肉沫在案板上摔兩下,使肉質更加緊實
切好的肉餡和蝦仁放在盆中,加胡椒粉,雞蛋用手抓勻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大咖
取雲吞皮,包餡成雲吞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大咖
將之前煮的豬骨蝦仁豆芽湯,用篩子將湯過濾出來,湯中加鹽繼續煮
取小碗加入韭黃,花椒粉,香油,醬油,並將煮好的湯汁澆在碗中
起鍋燒水,水開後下麵條和雲吞,將煮好的面和雲吞撈起放入碗中,即可享用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大咖
3

叉燒 對於口味偏甜的新加坡人來說,簡直是上品。一碗樸實無華的面或者米飯,加上了幾片燒制入味的叉燒,就可以解決一餐。叉燒的名字來源,就是他的製作方式——將腌制過的肉叉起,放在爐內燒,又名叉燒。而今天這個叉燒的做法並沒有那麼複雜,大家也是很方便在家可以製作的。 所需主料 豬肉(選2:8肥瘦比例)500g 所需輔料 姜,4個小洋蔥,陳皮干5g 白砂糖100g,鹽5g,白酒15ml 生抽30ml,老抽10ml,蜂蜜1勺 海鮮醬1勺,叉燒醬2勺
製作步驟:
將豬肉洗凈,用刀叉扎孔,這樣可以使肉腌制的更入味
小塊姜切片,小洋蔥切四瓣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頑童
大碗內加入所有輔料
攪拌均勻後,將豬肉放置進去,給它按摩一下,使其充分沾滿醬料,封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腌制一天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頑童
腌好的豬肉,去掉表皮所有的輔料
熱鍋燒油,改小火放入豬肉(不然容易流失水分或者煎糊了)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頑童
正反兩面煎透,把之前的腌汁加入鍋中,蓋上蓋用小火燜五分鐘,然後翻面燜五分鐘
最後關火燜5分鐘,就大功告成了,焦香鮮嫩的叉燒就這樣做好了
叉燒切片,加上煮熟的面或者飯,就可以開始大快朵頤了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魔音頑童
4

肉骨茶 來新加坡不吃肉骨茶就是沒有來過新加坡。肉骨茶的閩南語名字叫Bah-Kut-Teh。早期華人來新加坡闖蕩時,身染濕熱,於是用這一道充滿胡椒味的餐品,給大家解決了濕熱的問題。 所需主料 排骨300g,油菜30g 所需輔料 蒜3g,甘草2g,八角1個,桂皮1塊 紅棗1個,丁香5個,香菇2個 白鬍椒粉1g,老抽5g,鹽2g,枸杞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