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4月29日)中午12點
新加坡衛生部已初步確定
今天新增690起冠病病例!
6例為新加坡公民或者PR
總病例累計達15,641!
最近幾天新加坡的病例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每日確診病例在持續下降中,社區感染病例維持在十幾例。

(圖源:MOH)
但是!昨天黃循財部長在記者會上警告大家,未來幾天的社區確診病例可能會上升!

作為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的組長,黃循財部長可以說是掌握疫情大局的人,他的預言一向精準。
還記得上一次預言客工宿舍,沒過多久每日確診數就飆升至4位數!
現在的社區感染病例竟然還要上升?!
大面積主動檢測
社區無症狀感染者

原來,新加坡當局主動檢測的群體,繼客工之後又增加了另一個群體。
第二個主動檢測的群體就是社區易感人群,例如養老院的員工,醫療工作者和前線工作者。
現在不管有沒有症狀,政府將為他們做主動的檢測。

(圖源:海峽時報)
黃循財在記者會上提到,當局發現社區中有些人只有輕微症狀或無症狀的時候,他們可能選擇自行服藥,都沒有去看醫生。
易感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要高。例如前兩天的Acacia Home(收容所/福利院)感染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圖源:Todayonline)
這個位於海軍部附近的福利院,住著125名居民和42名員工。首先發現了一名62歲老人出現症狀而被檢測為陽性。
接著,當局主動檢測了福利院裡的所有人,又查出12個被感染的居民和2個被感染的員工。而這些人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症狀。
積極找出這些社區里的輕症和無症狀的傳染者將是新加坡下一步的任務。
但是這個群體比客工宿舍更為隱蔽,於是政府將從社區易感弱勢群體「下手」,將主動檢測的範圍逐步擴大。
「疫情來勢洶洶
但心裡有譜」
每天下午都有成千上萬的新加坡人在等政府公布數據,在來勢洶洶的疫情中,新加坡網友表示:其實知道的越多,心裡越有譜。

(截圖:椰友朋友圈)
在公布信息方面,新加坡政府做的不錯,主要為兩方面:及時和詳細。
政府第一時間回應
我們先說說及時這一點,每當民間有什麼傳言和不實新聞的時候,政府都是第一時間回應,不給流言太多蔓延的機會。
舉個例子,前幾天一些網絡媒體如Onlineciti***和某些專家表示:每日確診數的下降是由於政府減少了對客工宿舍的檢測。

(圖源:onlinecitizen)
當晚政府緊急回應了這個說法,並且公布了對客工宿舍的檢測數據,用事實來說話。
衛生部長顏金勇在4月27日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記者會上透露,新加坡目前的每日檢測能力為8000個以上。

(圖源:雅虎新聞)
最近對客工群體的檢測有增無減。平均每天都有3000名客工接受檢測,累計已有2萬1000名客工接受了檢測。
檢測率相當於每15名客工中,就有1人被檢測。

(圖源:海峽時報)
我們從一些新聞報道中也能發現,因為檢測需要逐一進行,所以對於已經不舒服的客工在被測試前將首先隔離起來。
並非某些網絡傳言所說的「不檢測」。

(圖源:NUHS FB)
而國大醫院的一則招募志願者的廣告顯示,目前該院已有800人來自護士、醫生、醫學院學生的團隊加入檢測客工的行列。
事無巨細
知道得越多心裡越有底,這是人之常情,最近幾天新加坡政府公布的數據更加詳細了。
在新加坡衛生部的網站上,你可以找到各種信息。
從每日確診的人群類型,到每一個感染群包含的病患都清清楚楚。還有一些別的國家可能沒有公布的信息,也在其中。

每日確診人群身份的統計

從出現症狀到被隔離的平均時間

居家隔離的每日人數和累計人數
(以上截圖:新加坡衛生部MOH官網)
而在新加坡的新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更多的信息。
例如本地媒體從一篇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發表的文獻中發現,新加坡疫情從1月23日暴發以來至3月25日,一共有三名孕婦確診。
信息透明也是防疫的一劑良藥。
全面檢討客工的問題
知道自己面對的問題,做好未來的安排是新加坡政府的一貫風格。在疫情中我們發現不少問題:例如早期客工宿舍的疏忽,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不重視,以及病床床位緊缺……
但是很快這些都有了計劃和安排。
全面檢討客工待遇問題
在上周末,人力部長楊莉明參加了一個「疫起來加油」的節目,首次披露心聲,帶著歉意表示:
「當疫情穩定之後,政府必須全面檢討客工待遇與住宿條件,以及國家整體的醫療監測,負責任地面對問題。」

(圖源:8視界)
4月27日,黃循財部長表示政府已全面籌備讓康復客工居住的地方。
現在已經有了一系列計劃安排客工的短期、中期和長期住宿。包括一些新的正在建設的場地。
即使疫情過去之後,也會給他們一個改善的住宿環境,從現在開始準備,大概一兩年後可以完成。

(圖源:雅虎新聞)
更多的隔離設施建設中
新加坡截止到4月28日,共有14,951例累計確診,但是竟有12,120例病患都在進行社區隔離。

(圖源:MOH)
真正住院者只有一千多人。也就是說確診者裡面80%都是「輕症患者」,正在在進行社區隔離。
李顯龍總理前兩天也在社交網絡上表示,現在的隔離設施床位數量面臨挑戰。

(圖源:mothership)
本地已有3個社區隔離中心,分別是白沙職總樂怡度假村(床位500左右)、EXPO博覽中心(兩個展廳一起用,床位900左右)、樟宜展覽中心(剛啟用,2800個床位)
這些社區隔離設施加在一起顯然還是不夠的,許多客工朋友依然在宿舍隔離中。所以政府正在加建隔離設施。
位於新加坡濱海灣附近的丹戎巴葛碼頭本來就在進行搬遷,現在正好有一大片空地可用。
路人目擊正在建設的大型隔離設施,據說建好後可容納15,000人。

(圖源:todayonline)
根據官方消息,目前各種隔離設施等床位加起來共有1萬個左右。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會在6月底之間,翻倍增加到2萬個。
將對於隔離設施進行分級
另外,新加坡的隔離設施也是分級進行的。
除了在住院治療的人之外,患者大概可以分為這幾種:
1,有些人是疑似患者還在等待檢測結果;
2,有些是確診的輕症患者;
3,而有些是經過治療病情穩定者。

(圖源:Asiaone)
所以未來在新增床位的時候,已經事先分配好了這三類人的床位數量:
【拭子測試隔離設施】(4000個床位)
為等待拭子檢測結果的疑似病例而設
【社區護理設施】 (到了6月底會有2萬個床位)
為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病患而設
【社區康復設施】 (到了6月底會有1萬個床位)
為患病14天後病情穩定的病患而設
*以上數據來自gov.sg推送
個人的負責態度是關鍵
在防疫抗疫這件大事上,除了以上政府所能做的事之外,個人的行為才是關鍵。
黃循財部長在記者會上也強調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