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企離職VS公務員離職,藏刪「公文」結局大不同

2021年12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私企離職VS公務員離職,藏刪「公文」結局大不同

新加坡的公務員應該是全球最被羨慕的一個群體,畢竟新加坡的高薪養廉讓各國都是望塵莫及...

而在新加坡工作也是很多小夥伴羨慕的,當然首先要拋開疫情;畢竟在新加坡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滴!

如果在這兩個領域離職,恰恰又都對「公文」做了手腳,結果會是什麼樣呢?

兩個案例一起看看結局!

(圖:來源自網絡)

不滿被公司開除,刪除重要文件

這名被開除的男子此前在一家從事肉製品生產的公司當生產經理,職務包括制定生產計劃、檢查原材料和製成品的品質等。

今年1月4日,向公司辭職,開始履行30天的離職通知期。

不料,1月12日下午5點30分至5點45分,男子的直屬女上司遞給被告一封解僱信,以整體表現和工作素質達不到公司要求,給他一天的通知,便開除了他。

女上司指示男子將所擁有的智慧財產權、現有的項目、公司電子郵件登錄資料,以及所有與公司相關的材料交出來。

傍晚6點24分左右,男子在公司,他使用自己的公司帳號登陸公司的谷歌雲端硬碟(Google Drive),將20份文件移至回收站,永久刪除其中16份文件,包括生產計劃數據、生產人力和生產進度及員工加班記錄等。

(圖:來源自網絡)

晚上11點左右,女上司發現公司的許多文件已不在雲端硬碟,便WhatsApp男子詢問,她還問男子是否把文件刪除。

女上司叫公司的資訊科技人員檢查,確定文件遭刪除,並且是男子所為。公司過後取回16份文件的資料,其餘四份文件的資料無法取回。

男子的行為導致公司花費時間和精力取回16份文件資料。至於無法取回資料的文件,公司必須重新創建。

公司事後從男子薪水扣除1500元作為賠償。

男子接受警方調查期間,原本稱被刪除文件屬於他的,但他最終承認那些文件是公司的。

近日,被新加坡法庭判罰款5000元。

(圖:來源自網絡)

公務員離職保留公文,或被判坐牢

近日,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一名前職員在離職後還保留當局的文件,牴觸官方機密法令,被控上法庭。

一名34歲的男子曾在陸交局擔任助理環境經理。

他被指在2020年11月20日到今年3月8日之間,把任職期間取得的機密文件存在個人電腦內。

不過,法庭沒有透露這些文件的內容。

他在離職後無權保留這些文件,觸犯官方機密法令。

如果罪名成立,將面對最高2000元的罰款和最長兩年的監禁。

他下個月將再次出庭。

(圖: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