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馬來西亞宣布暫停出口雞隻到新加坡,引發本地一陣搶雞潮,這對新加坡另一個鄰居印度尼西亞來說看似大好商機,但當地業者坦言「愛莫能助」,主要因為當地養雞飼料高度靠進口,成本昂貴,多數雞農不願冒險增加產量來出口新加坡。

(圖片來源網絡)
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印尼全國農民協會(PPRN)主席Alvino Warjiantono表示,馬國禁止雞隻出口,正是印尼替代馬國,為新加坡供應活雞的大好時機,然而他們只能眼巴巴看著這個商機從眼前飄過。

(圖片來源網絡)
Warjiantono解釋說,由於當地雞肉價格也高,價格不具競爭力,所以出口量向來不多。根據當地政府統計,印尼每年生產約340萬噸雞肉,其中只有約500噸或15%出口到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因為當地養雞業高度依賴入口飼料如玉米和大豆,Warjiantono說,國際局勢不穩,這些原產品價格近期狂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雞農不太願意出口他們的雞隻,因為在扣除運輸成本和關稅後,幾乎無利可圖。」

(圖片來源網絡)
Warjiantono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印尼政府就必須介入,控制飼料價格,以及提供稅務上的優惠等激勵措施,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取代馬國成為新加坡主要肉雞供應地之一。
「沒有政府的介入,基本上印尼雞農很難把握這次的商機。」

(圖片來源網絡)
對此,印尼農業部發言人表示不願置評,只說他們正在密切關注馬國的出口禁令。
根據新加坡食品局的數據,新加坡約有三分之一的雞肉供應是來自馬來西亞,其他主要來源還包括巴西(49%)和美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