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歷史最久的新加坡書展自冠病疫情暴發以來,首次恢復實體展銷和節目,也是第一次在國家圖書館和毗鄰的百勝樓舉行,帶公眾走入豐富的文學世界。
邁入第37屆的新加坡書展於6月4日至12日舉行,以「新起點」為主題,寓意書展在新地點重新出發。本屆書展結合線上線下的形式,除了作家分享會和講座,也將有義工和作者給孩童講故事、歷史文化導覽,以及兒童與成人工作坊。
「花姐」首日到場分享新書
前國會議員「花姐」李美花在書展首天,將到場分享中英文版新書《從膠園到國會:李美花的故事》。另外,資深社工黃明德探討失智症的《老媽教會我的事》,以及友聯書局所推出的《回望——新加坡友聯書局70年紀念特刊》等八本新書也會在書展期間舉辦發布會。
國家圖書館也將迎來衣若芬博士、許通美教授、林高和陳珮文一眾新加坡作家,與讀者面對面交流。
公眾也可參與多個時政、財經和生活講座,例如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所長陳企業博士主講的《聯合早報》經濟講座「4G時代經濟前瞻」、《聯合早報》副總編輯韓詠紅及中國組主任楊丹旭主講的「二十大前的中國」,以及《聯合早報》執行總編輯韓詠梅主講的「早報騎行私房路線:閱覽新加坡」。
海外知名人士線上交流互動
無法親臨現場的海外知名人士,則會通過線上講座與觀眾交流和互動,包括知名填詞人林夕、小說家董啟章、知名主持人兼作家吳淡如和前《金融時報》中文版總編輯張力奮。
新加坡書展由新報業媒體信託屬下的華文媒體集團主辦。集團營運總編輯羅文燕說,今年書展把這兩座與閱讀和買書有密切關係的標誌性建築物連接起來,讓民眾可以到場閱書、借書與購書,希望能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與此同時,我們保留了線上活動,讓我們繼續與海外作家、出版社和讀者保持聯繫。」
百勝樓商聯會主席王雅涼也說,百勝樓的前身是書城,現今除了書局外,也吸引了各種租戶,如畫廊、音樂、紫沙壺、廣告印刷公司、鐘錶眼鏡、食肆等。「我們希望這個活動能把人潮帶回百勝樓,讓更多人可以重新體驗百勝樓的魅力。」
楊莉明和拉哈尤·瑪贊主持開幕禮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以及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次長拉哈尤·瑪贊將於6月5日下午為書展主持開幕典禮,並參觀第二場「樂齡數碼學堂之學子伴我行」。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也會在6月7日到場,推介亞洲文明博物館新書《四海匯風華——亞洲文明博物館百件珍藏》。
若要親身感受本地歷史文化,公眾還可參與三個不同的文化導覽,跟隨本地旅遊作家葉孝忠學習巴米士街和佘街裏海南雞飯店的歷史、聽歷史愛好者李國梁分享小坡二馬路至五馬路的古與今,或是乘坐City Tours的FunVee雙層敞篷巴士前往牛車水、小印度和甘榜格南,完成各種好玩的任務。
參展書商會在書展期間給予公眾高達50%的優惠價格,而公眾只要下載並登錄《聯合早報》應用,也能到主辦單位櫃檯換取一張5元購書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