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裕廊東組屋單位失火追蹤,不幸命喪火海的弟弟生前常把撿來的電器修好送人,獲救的姐姐是一名報販,雖然賣報收入不多,但仍每天風雨不改擺攤,因她覺得報紙能「教育」人。
裕廊東21街第236座組屋的9樓單位前日凌晨2時50分發生火患,男屋主黃明全(48歲)不幸喪命,姐姐黃秀美(50歲)及時逃出火場獲救。
兩人的妹妹黃女士(43歲)受訪時說,姐姐是一名報販,每天在住家附近的巴士站賣報紙;哥哥則是一名散工,平時也有回收舊品和維修電器。
黃女士指,哥哥平時修好電器後才賣給街坊,僅收兩三新元(6令吉40仙至9令吉60仙),有時甚至免費送給街坊。
「姐姐賣報紙,一個月可能都沒賺到300新元(約960令吉),我們曾叫她不要賣了,但她說看報紙可以讓讀者長知識。」

失火單位外多年來堆滿雜物。(受訪者提供)
與黃秀美相熟的報販代理陳先生(70歲)說,自己每天讓人拿報紙給黃秀美賣,他也透露後者每天的收入約在5至10新元(約16至32令吉)之間,但她仍盡責每天開檔擺攤。
昨日下午3時許,數名阿叔在巴士站等候買報紙,他們受訪時對賣報嫂家裡失火感震驚。
莊財炎(85歲)透露,每周三天陪患腎病妻子來到裕廊東洗腎時,會來巴士站買報紙。當得知賣報嫂家裡失火,讓他擔憂對方處境。
「賣報嫂平常都是獨自一人出入,她很友善,跟街坊見面時都會打招呼寒暄兩句。」
附近街坊都知道,失火單位的女住戶是一名賣報嫂,每天都到附近第239座組屋前的巴士站擺攤。
《新明日報》記者前天到該座組屋樓下,看見組屋角落一處放有摺疊式桌子、塑料椅子與一些袋子,相信是她擺攤的用具。
住在那裡近40年的李先生(72歲)說,早期是賣報嫂的父親來擺攤,來賣報嫂長大後就協助賣報。
「她父親去世後,她接手報攤,繼續經營小生意,父女倆在這裡擺攤超過40年了。」
失火單位附近的武吉知馬修德善堂評議員黃金福(78歲)透露,賣報嫂在附近擺攤多年,有時會來借廁所用,他已認識對方多年。
「賣報嫂約15年前曾提到,她的丈夫已去世,她的祖先和丈夫的牌位都安置在這間廟裡。賣報嫂一人將三名兒女拉拔養大。除了賣報,她也兼職上門賣養樂多。」

失火單位對面的3名鄰居周二晚間回家收拾行李,搬去臨時住所。
另一方面,記者前晚走訪時,看見失火單位對面的三名鄰居正在收拾行李,準備搬去附近的臨時住所。
瑪尼(40歲,廠工)表示,起火時他和另外兩名住戶正在睡覺,被濃煙嗆醒後,發現黑煙不斷從大門湧入,幾人立即去廚房躲避。

瑪尼透露,自己和另兩名住戶躲在廚房,並向外揮手求救。
「當時已經斷電,我們把窗口打開,打開手機電筒,揮手求救並報警。那時腦袋一片空白,甚至想不起沾濕毛巾等的自救方式,真的以為要命喪火海了,幸好民防人員破門把我們救出。」
失火單位的火灰復燃,女鄰居表示心有餘悸。
住在8樓的黃先生今早受訪說,今日清晨約5時看見樓上單位有火光。
「我叫醒太太,但她說我疑神疑鬼,兒子過後出去查看,發現那個單位真的又起火了。」
黃先生馬上報警,民防部隊隨後抵達撲滅火勢。民防部隊受詢時指出,使用一支水槍將火勢撲滅,火患很可能是由深埋的餘燼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