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冠病病例繼續激增,每日新增病例預料下周會破5000起,但絕大多數將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病患,可安全地在家自我隔離和康復。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昨天(10月2日)傍晚在記者會上說,儘管我國本周起進入約一個月的穩定疫情階段,以減緩病例的增加速度、爭取時間擴大居家康復計劃和醫療設施,但措施仍需要時間見效。
根據衛生部文告,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數繼續上升,但增幅似乎略有放緩。社區病例翻倍的時間從約八天延長到約10天。
衛生部說,每日病例將很快超過3000起,甚至可能在本月中破5000起。但絕大多數病患將沒有症狀或症狀較輕,適合居家康復。須入住加護病房的患者占比仍然很低,約0.2%。
儘管如此,當局強調,如果有大量病例,即使只是0.2%的患者入住加護病房,人數仍很多。目前已有34名冠病病患在加護病房,這個數字預計還會上升,當局將密切觀察。
此外,考慮到德爾塔(Delta)病毒的平均潛伏期較短,我國也將調整邊境管制措施。從10月6日晚上11時59分起,入境旅客須履行居家通知的天數,將從14天減至10天。旅客須遵守的防疫邊境措施也將取決於他們過去14天的旅遊史,而不是原本的21天。

本地冠病病例繼續激增,每日新增病例預料下周會破5000起。(王彥燕攝)
冠病治療設施月底增至九家 提供3700個床位
到了本月底,冠病治療設施將從四家增加到九家,床位從580個倍增到3700個,以減緩病例增加對醫院造成的負擔。
冠病治療設施(COVID-19 Treatment Facility,簡稱CTF)將用來照顧需密切觀察但不需要住院的高風險病患,例如有共病症(comorbidity),但沒出現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的年長者。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王乙康在記者會上指出,醫院目前有1700床位給冠病患者,冠病治療設施則有580個床位。許多需要密切觀察的病患其實並不需要入住醫院,因此政府將加大力度擴大冠病治療設施。
冠病治療設施有所需的醫療資源如輸氧配備,可以為情況可能惡化的病患提供及時的治療。這麼一來,部分病患可轉到冠病治療設施治療,舒緩醫院的負擔,讓醫院專注於照顧有更大需要的冠病與非冠病病患。
他指出,新加坡博覽中心和盛港綜合醫院的冠病治療設施將分別增添多700個床位,以及200個床位,下來也會增加義順社區醫院和仁慈醫院的床位。
此外,本地目前也有4300個社區護理設施(Community Care Facility)床位,供那些情況良好但需要與家人隔離的病患。

到了本月底,冠病治療設施將從四家增加到九家。(葉振忠攝)
疫情何時達到高峰難以確定 我國須為各種結果做準備
專家對於這一波疫情何時達到高峰,看法不一致,有人認為最高峰將是每日5000起病例,但也有人認為可能超過每日1萬多起。這意味著我國須為各種結果做好準備。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財政部長黃循財昨天在記者會上說,沒有任何預測模型能百分之百地確定未來幾周的傳染病曲線(epidemic curve)會是什麼樣子,因此我國只能爭取時間提高應對這一波疫情的能力,以及檢討、更新和簡化醫療程序。
他強調,這不會是我國面對的最後一波疫情。「我們正在經歷一波大規模疫情,但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接下來還會有一波波疫情接踵而來。這是因為我們是世界冠病感染率最低的人口之一,與許多歐洲國家不同。」
然而,本地人口疫苗接種率高,意味著我國能夠更安然度過這一波波疫情,死亡率也將低於歐洲國家。黃循財說,我國重新開放的整體策略不變。我國或許能在幾個月後達到類似於歐洲國家的情況,即疫情穩定、能夠更自信地重新開放,不會出現新一波疫情。
記者:楊浚鑫 胡潔梅
